眼
压
二三事
01眼压的前世今生——眼压的来源和作用
眼压,是指眼内容物和液体对眼球壁的压力。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正常眼压的范围稍有不同,在我国,正常眼压的参考范围是10-21mmHg,而且双眼相差不超过5mmHg,在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8mmHg。也就是说,正常眼压需要满足以上三点,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异常都需要怀疑病理性眼压升高的发生。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眼压范围适用于所有个体,因为这是一个统计学概念,只是代表95%正常人群的生理范围。事实上,眼压的正常值上限只是一个粗略估计的近似值,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值可以被定义为安全值。而且,每个人对眼压的反应是不同的,比如18mmHg的眼压对于大部分人是来说是正常的,而对于一小部分人来说仍然相对较高,足以导致青光眼的发生。
02真真假假——眼压测量的误差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眼压计测量出的眼压都是间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误差。因为眼压和血压一样,都是器官内部的压力,如果想要获得更为准确的直接测量值,需要将监测探头插入眼内或者血管内,这在临床应用中显然并不可行。
目前常用的眼压计分为两大类:非接触眼压计和压平眼压计。多数情况下,医生会使用非接触眼压计。这种眼压计利用气流测量眼压,探头不接触眼球,测量起来快捷方便。但是一旦患者配合不好,气流喷在眼睑和睫毛上,测量结果将会偏高。如果想要测量结果更精准,则需要使用压平眼压。压平眼压的探头会接触患者的角膜,虽然测量起来比较麻烦费时,但是可以尽可能排除误差,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眼压测量法的金标准。
除了不同眼压计存在的误差以外,角膜厚度也会影响眼压的测量值。一般我们认为,偏厚角膜使眼压测量值偏高,而偏薄的角膜使眼压测量值偏低。因此,在测量眼压的同时医生还会为病人测量角膜厚度,便于更加个体化地评价每一位患者的真实眼压。
03剪不断,理还乱——眼压和青光眼的关系
青光眼是一类视神经疾病,以特征性的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它并不像高血压或糖尿病,仅仅一个指标超出正常范围即可诊断。以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举例,医生主要依靠眼底和视野检查来发现特征性的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只有两者能够彼此印证,排除了其他的致病原因才能确诊为青光眼,此时眼压可以正常也可以升高。
既然不是诊断青光眼的标准,那为什么还要检查眼压呢?首先,高眼压是发生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其次,降低眼压目前唯一已知可以有效控制青光眼视神经病变进展的方法。因此无论是筛查青光眼发现危险人群,还是治疗青光眼保护视神经,眼压都是青光眼医生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