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前段解剖特征
前房深度:平均比正常人浅1mm
晶状体位置和晶状体厚度:晶状体位置可前移0.4~0.6mm,厚度可增加0.75~1.1mm
晶状体前曲率半径:变小
房角结构:虹膜膨隆、虹膜根部的长度及厚度、虹膜根部附着点位置偏前
眼轴:偏短
房角关闭病理生理
相对性瞳孔阻滞
非瞳孔阻滞
房角关闭的诱发因素
情绪波动
过度疲劳
近距离用眼过度
暗室环境
全身疾病
可能诱发的机制:眼部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
房角关闭的形式
突然、全部房角关闭,导致眼压急骤升高
突然、但部分房角关闭,可导致眼压中度升高或间歇性升高
房角缓慢逐渐关闭,导致慢性房角关闭,眼压逐渐升高(慢性)
临床表现(根据临床经过及疾病转归)
临床前期
先兆期
表现:间歇性的小发作;1/3患者急性发作前出现;具有解剖因素、诱发因素;轻度眼部酸胀、头痛、雾视、虹视
临床检查:眼压30~40mmHg;角膜上皮轻度水肿;瞳孔对光反射略显迟钝;前房浅,眼底正常
3.急性发作期
剧烈眼痛伴同侧头痛,常合并恶心、呕吐、发热、寒战、便秘以及腹泻等症状
视力急剧下降;眼压50mmHg以上,严重者达mmHg,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瞳孔散大,房水闪辉
虹膜萎缩,虹膜后黏连及前粘连;前房角闭塞
青光眼改变,眼底改变,视野改变
4.缓解期
经过治疗或自然缓解后,眼压可恢复至正常范围
眼部充血、水肿逐渐消退
房角全部或部分开放
5.慢性期
眼压中度升高,角膜基本恢复透明
房角粘连
眼底和视野发生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相似的损害
6.绝对期:
视力完全丧失,无光感;
眼压持续升高;
自觉症状轻重不一
治疗
目的:开放房角,解除瞳孔阻滞,降低眼压,防止视神经进一步损害;急诊处理,争分夺秒
药物治疗:高渗剂;缩瞳剂;抑制房水生成
激光治疗:临床前期、缓解期
手术治疗:小梁切除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