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青光眼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怪不得你家孩子的度数一直上涨,原来是踩了
TUhjnbcbe - 2021/7/4 21:58:00

出生:这时候孩子的眼睛绝大部分是生理性远视。

学龄前:孩子眼睛慢慢发育,向正视化发展。

随着开始接受教育,孩子近视的几率急剧上升。有高危因素的孩子这时候会朝着2个方向发展。

1、早发现、早干预:近视增长的没那么快,对眼健康威胁小。

2、没有干预:近视增长快,容易造成高度近视(度以上)。
  

学龄期:近视度数逐渐稳定,小部分病理性近视度数会继续增长,度数越高,眼底病变的几率越高,眼底视网膜、脉络膜、*斑病变以及青光眼、白内障的发病几率都比一般人要高得多。最后病变到一定程度,会变成低视力甚至致盲。度以上的近视就属于高度近视了。有些孩子,小学就近视二三百度,按照一年增长50度的速度算的话,上高中就成了一个高度近视眼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如何避免?

这些容易让孩子变成高度近视的雷区,家长们千万别踩。

雷区1:不能及时发现近视,没有早点控制

等到看东西模糊才查视力?等学校体检发现视力变差才查原因?都太晚了!视力检查,越早越好!从孩子三岁起,就应该建立他/她的屈光发育档案,看看他的远视储备有多少,有没有近视的危险因素,特别是父母双方都近视,这个屈光档案,一定是给孩子的眼睛最好的“预防针”。
  

雷区2:家长近视防控意识薄弱

近视了戴眼镜并不能及时的控制度数,做视力训练没有用?这些想法是错误的!一些低度近视的孩子,可能会存在近视增长快的危险因素,针对孩子的视力情况定制训练方案,对近视是有控制作用的;在家长和孩子的配合孩子是可以不需要佩戴眼镜的!

雷区3:没有正确防范近视的意识

孩子吵吵闹闹,给个iPad玩就好了?看书3小时可以,玩手机1小时不行?家长的潜意识的一些误区,可把孩子害惨了!多
  

给孩子定制专属的训练方案,通过视力档案+定期检查的方式,当孩子出现近视的苗头,随时就可以及时地发现并进行解决,找到合适自家孩子的防控办法。近视是年龄相关性的,无论视力好坏,每年都得检查更新屈光档案,看看度数改变,根据度数改变看是不是有危险因素。

推荐阅读

神秘的视力杀手,很多人因此终生失明!

5个方法自测眼健康,各年龄段都适用

(声明:图文来源网络,仅供分享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怪不得你家孩子的度数一直上涨,原来是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