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与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威胁和损害视神经,视功能,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的一组眼病。高眼压症是青光眼的高危因素之一
眼压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指标之一
眼压升高的水平和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与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同时眼压也是青光眼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眼压超过了眼球内组织,尤其是视网膜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将带来不可逆转的视功能损害。
眼压下降1mmHg,视野丢失进展下降10%
为什么要测24小时眼压?
明确诊断:POAG还是NTG
知晓基础眼压,昼夜波动,峰值眼压及峰时
明确目标眼压
确认治疗效果
NTG(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诊断与24小时眼压
眼压波动
正常眼和青光眼均出现夜间眼压高于昼间的情况。
仰卧位眼压均高于坐位
眼压测量方法
Goldmann压平眼压计
是国际公认测量眼压的标准方法。
非接触眼压计
与Goldmann压平眼压计相比,在正常测量值的范围内是可靠的,但是在高眼压时测量值可能出现偏差。
24小时眼压测量方法选择
压平眼压存在的问题
测量者的偏差
角膜受损和交叉感染
临床较难推广
非接触眼压测量法
1.是一种常规肩擦项目
2.患者需要长期跟踪随访
3.相比压平眼压测量法更方便可行
4.建议眼压计定期校验
对比坐位眼压与卧位眼压
张金顺的研究发现测量同一时间点的坐位和卧位眼压,卧位眼压都高于坐位眼压,升高幅度在1.9-5.0mmHg
Jain,Weberetal.,的研究发现当坐位改为卧位时,眼压可升高1-6mmHg
卧位眼压高于坐位眼压是由于卧位时眶静脉压增加,房水回流阻力增加导致的眼压升高。
眼压是一个高度动态的参数
眼压和季节也有关系
夏季冬季眼压对比
1.季节对眼压有明显影响
2.冬天,夏天24小时眼压的节律不同,冬天眼压水平更高,平均升高0-3mmHg,且夜间升高幅度更明显
3.气温和日照时间,是独立于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因素
案例研究
研究目的:
通过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24小时眼压检测后采用不同的降压治疗时间和降压药物,来探索青光眼的个性化治疗。
研究对象:
32例患者,包括18例正常眼压型青光眼(NTG),14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
性别:NTG女性8例,男性10例
POAG女性4例,男性10例
年龄:60.06+-11.92岁
随访:23.7+-12.4月
眼压的平均振幅是24小时眼压波动的一个新的评估参数
ROC曲线
曲线下面积越大诊断效能越强
眼压的平均振幅与青光眼视野的相关性更强
眼压的平均振幅与青光眼视野的相关性大于当前IOP波动参数
眼压的平均振幅可以更好地说明24小时眼压波动
研究发现
体检可以更早期的发现青光眼的存在
体检发现的青光眼病情相对程度较轻
包括直接检眼镜检查在内的检查是很重要的筛查POAG的方法
24小时眼压波动与AL和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关系
长眼轴比短眼轴具有更小的24小时眼压波动
HTG组24小时眼压波动和CRF(角膜阻力因子)高于NTG组
眼压波动和眼生物力学参数与视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和进展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对于POAG患者,灌注压偏低,但是灌注压的高低与视功能无明显相关性,提示我们在POAG患者中眼压起到了更为主要的作用。
对于NTG患者,灌注压并不低,但灌注压的高低与视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我们在NTG患者降眼压的同时,需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