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年5月13日18:00-19:00
内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网膜医生的担当
讲者:王文吉教授
医院:复旦大医院
新生血管青光眼属难治性青光眼,预后甚差,最终失明甚至丧失眼球的不占少数。原发病变绝大多数在视网膜,如CRVO、PDR、缺血性眼病及CRAO。其它少见病因,如慢性视网膜脱离、眼内肿瘤等也与眼底病有关。视网膜缺血引发产生新生血管因子,刺激视盘、视网膜及前节的虹膜与房角发生新生血管。虹膜、房角新生血管膜的收缩,使房角完全关闭,眼压急剧增高。如视网膜医生预见新生血管青光眼的发生,完善处理视网膜缺血病变,新生血管青光眼可能避免。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新生血管青光眼的发展分为三期,第一期,仅虹膜、房角出现新生血管,并无眼压增高,此时如眼内注抗VEGF并作PRP,促使血管隐退,可能防止病情继续发展。第二期,房角生长的新生血管膜阻碍房水外流,眼压开始上升,但房角仍处于开放状态,是为继发开角型青光眼,此时处理除眼内注抗VEGF并作PRP外,需加用小梁切除或引流管植入手术减压。第三期由于房角血管纤维膜的收缩,房角关闭,进入继发闭角型青光眼阶段,眼压急剧升高,患眼极度疼痛,视力锐减。这时只能依赖植入引流管或睫状体破坏手术减压,手术成功率大降,视力预后极差。因此尽量希望不发展到三期。
视网膜缺血是新生血管青光眼的根源,视网膜医生最初处理好视网膜的缺血性病变,可预防新生血管青光眼的发生。另一方面,一旦出现了新生血管青光眼,青光眼医生尽力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减压时,不忘让视网膜医生继续处置视网膜缺血(PRP及抗VEGF),通过双方合作,以求获得长久疗效。
本次空中课堂第三十五期邀请到复旦大医院王文吉教授为大家带来《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网膜医生的担当》。敬请期待!
王文吉教授
年上海医学院毕业
-年神经眼科研究生毕业
年美国哈佛医院进修眼病理与视网膜玻璃体疾病
-年香港中文大学任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