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时期是宝宝眼睛发育的重要时间段,但是婴儿不能主动反应视力情况,针对外观没有异常的视力问题,孩子不说,家长不懂,所以很难发现,常常会贻误最佳治疗时期。
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在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世界对他而言是一片模糊的。此时他的大脑发育不完善,无法处理视觉信息,即使眼球已经成型,但仅仅是对光线有反应,视力仅仅是成人的1/30。
随着月龄增加,宝宝的视力才会越来越好。大部分儿科医生都支持尽快让孩子学会使用视力表来检查视力。但是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视力状况标准来判断孩子视力是否存在异常,下面列出了孩子在每个月龄下对应的标准视力。(文章篇幅较长,爸爸妈妈一定要耐心看完哦~)
儿童视力检测标准
出生视力极差,只有光感。
1个月眼睛只能聚焦在眼前20-30厘米的东西。
2个月0.01眼睛会随徐徐移动的物体运动,开始出现保护性的眨眼反射。
3个月0.01-0.02视野已达度。
4个月0.02-0.05手眼协调开始,能看自己的手,有时也能用手去摸所见物体。
6个月0.04-0.08双眼可较长时间地注视一个物体。手眼协调更为熟练,可抓住物品或将东西放入口中。
8个月0.1深度知觉有所发展,有判断距离的能力,设定目标后会移动身体去拿取。能够用眼睛
判断亲人的长相。
1岁0.2-0.3视力与细微动作协调,可处理更小的物品,如用手抓取食物。
2岁0.4-0.5深度知觉得到进一步发展,能区分远处及近处的东西。
3岁0.6视力更敏锐,手眼协调更佳。
4岁0.8喜欢翻阅图画书,能辨别图案的方向。
6-7岁1.0与正常成人视力相同。
如何检测宝宝视力问题
1.通过视力表
这是最常见也最简单的检测方法,但对于较小的宝宝来说,平常见的E视力和C视力检查表会比较吃力,可以选择相对易辨的图形视力表来测试。
如果家长没有视力表的话,可以通过以下表现帮助发现孩子视力好坏
双眼有无变化,是否对称,有无斜视
看书、看电视是否要靠很近才能看清
检测与同龄孩子相比,视物远近及清晰程度。
上学的孩子,可以让他试着坐到后排观察是否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2.异常行为观察法
光感反应:两个月的宝宝对光线感知已经非常敏感了,但是如果宝宝此时对光线无反应,不会眨眼,就表明有眼中的视力障碍了。
注视反射和追随运动:3个月左右的宝宝会在小范围内注视和追随物体,6个月的宝宝会对明亮的色彩表现出兴趣,如果宝宝目光呆滞,反应迟钝,表明视力可能有问题。
3.医院测试
宝宝出生后6个月就应该去做一次检查,之后建议每半年到1年检查一次。检查项目包括:视力检测、屈光度检查、眼位检查。立体视力发育检查等。
很多父母觉得宝宝不会看视力表,检查了也没用。其实,临床上已经有了专门的视力筛查仪器,即使宝宝不配合,也可以精准判断。
4.针对不会说话的宝宝,哪些动作表明他的视力可能有问题?
2周-1个月对光照(小手电筒)无反应,面部不转向明亮处(窗口、灯光)
2-3个月宝宝看上去眼神不对劲,比如眼球总是漫无目的的转动,像是在搜寻什么目标,但又视而不见。
3-6个月宝宝仅用一只眼睛注视目标,另一只眼睛偏离目标。
宝宝经常用小手挤压眼睛
宝宝看东西时,经常歪头、眯眼
会走路的宝宝动作笨拙、经常跌跌撞撞、躲不开眼前的障碍物
宝宝有明显怕光的情况,一遇见阳光就流泪等。
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不要慌张,尽早带宝宝去儿科检查,也许宝宝只是发展的比较慢呢?
5大常见视力问题表现
近视的表现
看远处的东西,宝宝总是眯着眼睛
宝宝会抱怨看不清幼儿园黑板上的字画
宝宝在适当位置看电视的时候总是眯着眼睛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医院验光,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配戴眼镜,真正的近视要等孩子10岁之后才能确诊,6岁以内的宝宝多为假性近视,越早治疗,效果也就越好。
远视的表现
宝宝总是揉眼睛
宝宝看近处的物体时总是眯着眼睛。
宝宝在看书或者画画时无法长期集中注意力。
宝宝出生时视力发育不完善,有轻度的远视属于生理性,不用过多担心。如果到了3、4岁,宝宝还是远视,就有可能会引发斜视、弱视等其它问题,医院寻求医生帮助了。
散光的表现
宝宝看东西时会歪头眯眼
如果宝宝出现了散光,医院就诊。轻度散光是不需要戴眼镜的,但是如果较高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散光可以形成弱势,导致宝宝视力下降。
斜视的表现
●注视宝宝两只眼睛时,两个眼球不对称,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斗鸡眼”。
●宝宝看东西时两个眼球活动不同步,偏向不同方向。
●宝宝一只眼睛的眼球总是朝向鼻梁,是内斜视的特征。
●宝宝的眼睛总是向斜上方看,是上斜视的特征。
●宝宝怕光,并歪头看东西,是间歇性斜视的特征。
医院确诊。斜视的矫治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治疗过程,需要耐心和时间。而且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弱视的表现
●宝宝经常眯眼和歪着头看书。
●看书、看电视时距离非常近。
●用专用儿童视力表检查视力,视力很差。
发现宝宝弱视症状后,医院检查。因为弱视如果不及早治疗,将会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严重影响视力功能。弱视的治疗关键期是2~4岁,千万不要错过。
平日里,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孩子的眼睛有以下状况,建议马上去看眼科医生。
1、眼睛经常有眼屎等分泌物,尤其是早上起床,整只眼睛都被糊住。(可能是结膜炎、角膜炎、泪囊炎等)
2、经常流眼泪。(可能是泪管阻塞或青光眼等)
3、喜欢眯着眼睛看东西或歪着头看。(可能是屈光不良等)
4、两眼球位置不对称,明显向一边歪斜。(可能是斜视等)
5、不能发现太远或太近的物体。(可能是弱视等)
6、瞳孔泛白或有白点。(可能是白瞳症、白内障等)
7、眼睛怕光,小脸喜欢转向光线暗的地方。(可能是白内障、青光眼等)
上面这几条是宝宝患上眼部疾病的常见表现,但并不是说有这些症状一定就有对应的疾病。当你不能打消自己的疑问时,医院,听从专业医生的判断。
-END-
本文转载自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
护眼,买杞菊?还是买明目呢?杞菊地*丸枸杞子、菊花、熟地*、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肝开窍于目。肝阴如果继续虚下去,就会影响到眼睛了。眼睛长期得不到精血的滋养,就会造成两眼昏花、眩晕、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干涩,重则造成视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中心视网膜炎、慢性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早期老年*斑变性等。这时候,就要吃杞菊地*丸了。杞菊地*丸是在六味地*丸方子的基础上加枸杞子、菊花构成的。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菊花能清利头目,平肝清热。杞菊地*丸对于因血虚而视力下降很有帮助。比如,很多女孩子在14岁月经初潮来临后,因月经失血而忽然出现视力下降,我建议她们吃一些杞菊地*丸,都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另外,杞菊地*丸的另一个显著作用就是治疗中老年人的“老眼昏花”,老眼昏花是由于肝肾两虚,这时候,涂什么眼药水啊、眼膏啊,都没用,用点杞菊地*丸滋补肝肾,就是对证的良药!良医治疗眼病,往往从肝肾入手。其实,老年人的绝大多数眼病都是因为肝肾阴虚造成的,包括白内障。用杞菊地*丸,就能把很多老人的白内障消灭在了初起阶段,免除了他们失明、手术的痛苦。还有,到了肝肾阴虚的时候,阴虚容易生火,这时候,肝火往上涌,肾气虚,在底下又拉不住,极容易造成高血压。所以,在老年人高血压的初期阶段,用杞菊地*丸,平肝固肾,疗效也非常好。明目地*丸熟地*、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煅石决明。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肝肾阴虚进一步发展,人就会感觉眼睛里非常干涩、怕见光,迎风流泪,就是风一吹,眼泪就哗哗往下流,老年人尤为多见。这种情况就要吃明目地*丸了。明目地*丸的方剂组成稍微复杂一点,是在六味地*丸的基础上加枸杞、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明目地*丸相当于杞菊地*丸和归芍地*丸相加,再加蒺藜和石决明。特别煅石决明,不但能够平肝潜阳,还能用于目赤、翳障等眼部疾病,更加巩固了明目地*丸用于眼部疾病的药理作用地位。既能养肝养血、养肾养精,又能疏肝、清肝火、镇肝风。对各种肝虚生风、怕见阳光、迎风流泪、白内障、老眼昏花都有良好的效果。还有平肝降血压的功效。这也是老年人养生的一大法宝。明目地*丸能治疗很多眼病,但是,主要是对慢慢造成的眼病效果要明显一些。如果出现突然性的怕光、流泪、眼屎多,这可能是肝热,不一定是肝阴虚,那就不能用这个药了。更要注意的是,儿童肝旺,一般没有肝阴虚,如果儿童眼睛出了问题,要慎用。兰州市城关区南滨河东路号(省教育厅东侧)佛慈养生堂。
每日8点30—下午9点
—
养生堂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