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追随戴超院长的“金粉”姓杨,今年已经是他和爱尔眼科·山西省区副总院长戴超教授相识第15个年头了。杨先生说:“和戴医生认识的时候我才30多岁,今年已经47了。”十多年过去,从起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成为“金杆粉丝”,杨先生经历了什么?
年,有一段时间,杨先生发觉自己一到下午就头疼、眼胀、憋闷,几经周折找到了当时在重庆第三医院任职的戴医生。杨先生回忆,当年见到戴超院长的第一感觉是这个医生不仅看病细致、平易近人,而且干练果断,让人安心。经过诊查,杨先生被确诊为开角型青光眼,当时右眼眼压已经升高到56,且产生了视野缺损,戴超医生为其进行了抗青光眼手术。在这之后,杨先生便定期找戴超医生进行复查。
戴超院长指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多无自觉症状,有的在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偶尔感轻微头痛、眼胀、视力疲劳,直到晚期双眼视野变小,双眼的余光感知力明显下降,走路碰物撞人等行动不便现象。青光眼是终生性慢性眼病,一旦确诊青光眼就应该积极坚持随诊治疗,医患积极配合找到合适的治疗方式,并在随访复查中不断调整,防止或者减缓疾病进展,有生之年保持有用的视力。
杨先生的妻子对十几年前的一件事情记忆深刻。她说:“有一次复查住院,我们给戴院长带了一些老家贵州赤水本地的特产想送给他,他不收,我们只得硬塞给了他,结果当天下午他用信封装了两百块钱塞到病床枕头下给我们,虽然是一件小事,但真的令我们很感动。”
年,戴超前往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深造,学习青光眼临床诊疗新技术,主要研究青光眼视神经损伤机制及视神经损伤修复。等到年医院继续工作,杨先生得知戴超医生回国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又来到了他的诊室。一番问诊后戴超才知道,三年来,由于杨先生的青光眼病情异常复杂,四处求医。在戴超医生出国留学这段期间,杨先生和妻子跑了医院的青光眼诊室……但总是感觉“没那么好”。
重新见到戴医生,杨先生才算是吃了定心丸。他说他从心眼儿里把这位医术精湛又细心敬业的医生当作自己的朋友甚至兄长。在随后的十几年里,杨先生都总是坚持定期找戴超教授,从未间断复查,两人结下深厚的医患情谊。
年12月,杨先生从赤水专程赶往太原来找戴超院长。因为疫情的关系,杨先生已经一年多没有见到着戴超教授。他说:“我清楚地知道青光眼是需要长期随诊的一种眼疾,虽然近几年各项指标已基本保持稳定,但不让戴院长亲自看看,我心里就很没谱。”
经过检查发现,杨先生右眼的眼压控制不好,没有达到目标眼压,需要手术治疗,根据杨先生的情况,戴超院长选择为杨先生使用无刀治疗青光眼新技术UCP(超声睫状体成形术)进行治疗。
戴院长告诉杨先生,UCP是一种全新的、无切口降低眼压的治疗方法。这种技术利用高能超声聚焦于睫状体,减弱睫状体上皮细胞分泌房水功能,保留血-房水屏障,治疗时间仅需3—5分钟。具有无需开刀、治疗时间短、术后反应轻等特点。在无特殊情况下,无需留院观察,做完即可回家,并且降眼压效果好,可以让青光眼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控制。
当天下午,戴超院长为杨先生行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术后第一天,杨先生眼压达到预期目标,出院当天乘飞机到重庆回赤水家中。临走前,杨先生还向病友打听太原哪里可以做锦旗,即使锦旗做出来不能当面送给戴院长,他也想在千里之外托人给戴超院长送一面锦旗,表达感谢……
医院
期待与您崭新相遇
新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