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除了丧失生命,
没有比丧失视力更可怕的事情了”
眼科专家王宁利教授用这样的话语来形容视力健康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眼盲和视觉损伤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青光眼高发、高致盲地区。青光眼是由于眼压过高导致进行性视神经损害、视野缺失,是全国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我国青光眼致盲人数高达万,占全球的1/2,是眼科临床诊治的重大难题。
国家医院眼科王宁利教授带领团队自主创新,通过多年的临床摸索,研究出了一种全新的跨越式内引流超微手术,提升了我国难治性青光眼诊治的整体水平(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跨越式内引流超微手术
提升手术安全性与患者生活质量
王宁利教授团队接诊了一位因血管瘤和眼部发育异常导致眼压升高的先天性青光眼患者,要解决该患者眼压问题,传统手术方式是在角膜边缘开一个小孔,把眼内房水引流出去,但因患者病情的特殊性:眼睛及其周边都布满了血管瘤,王教授团队选择使用全新的跨越式内引流超微手术替代传统手术方法顺利地为患者完成了治疗。
在跨越式内引流超微手术过程中,眼球处于封闭状态,只需要一个1mm的切口,将光导纤维穿入眼内通道,解除施氏管部分粘连,将通道内的堵塞部位再次打开。扩张施氏管狭窄部位,完成眼内通道度疏通。
在此手术基础上,王宁利教授还设计了内外路联合、外路接力、内路绕行三项跨越式技术,用于治疗既往二次或多次手术的青光眼患者。
此类术式能够重建眼睛的生理房水流出通道,减少房水流出的阻力,降低眼压,采用内引流代替滤过泡依赖的外引流,彻底杜绝了滤过泡相关并发症,能有效消除或减少青光眼药物的使用,整个手术合乎眼球的生理结构及功能,安全、高效。常见包括:
内路粘小管成形术
(ABiC)
传统外路粘小管成形术
(CP)
房角镜辅助的度小梁切开术
(GATT)
微导管引导的度小梁切开术
(MAT)
穿透性粘小管成形术
(PenetratingCanaloplasty)
王宁利教授指出,这种术式使得手术的安全性大幅度提高,关键是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也非常好。
来自山东的周先生40年前右眼失明,1个月前左眼诊断出青光眼后行微创青光眼手术治疗,周先生非常开心地分享术后体会:“这个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
这样精巧的跨越式内引流技术,在国际上也是首创,为多次手术失败的青光眼患者带来了新希望。目前,已累计完成此类手术多例,挽救了多例面临失明的患者,提升了我国难治性青光眼诊治的整体水平。
好的医疗设备是医生
打败疾病的有力武器
好的医疗设备是医生打败疾病的有力武器,王宁利教授提到,“只有掌握了最先进的武器,才能永远先人一步,要想先人一步,还必须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
专注新技术应用与临床科研,作为全国防盲技医院王宁利医院团队及全国众多眼科专家致力于眼科疾病诊治研究,王教授谈道:“面对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病人,我们要做别人做不了的手术,看别人看不了的病,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年10月,医院王宁利教授团队还在《ClinicalandExperimentalOphthalmology》杂志上发表了首个使用微导管引导的内路和外路小梁切开治疗角膜透明的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全面性对照研究。
研究报道术后随访1年,内路小梁切开完全成功率为81%,条件成功率为87.9%,外路小梁切开完全成功率为73.3%,条件成功率为82.2%。
▲全周小梁切开示意图
此类微创内引流青光眼手术以其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被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光眼学组专家认可,收录于中国青光眼指南。
中国青光眼指南(年)写到:在儿童青光眼尤其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确诊后,推荐将微导管引导的小梁切开术(包括内路和外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对于降眼压药物治疗或激光治疗后不能达到目标眼压、视神经形态损伤或视野损伤进展、不能耐受降眼压药物治疗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可考虑将基于房水流出通路的微创内引流手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End·
注:部分内容源自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整理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