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一例屈光矫正中出现的特殊案例。
一位37岁的女士,没有戴过眼镜。主诉眼睛累,视物有时会重影,还不敢开车。甚至走路也有撞到人的情况。
我们屈光检查发现顾客有明显的屈光参差。所以在试镜中延长了试戴时间。和我们预估的一样,顾客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头晕,视物重影。考虑到顾客的年龄和初戴情况,我们调整了配镜度数,以两只眼视力平衡取代了最佳矫正视力,目的以消除头晕症状。
配镜三周后,顾客主动再次复诊。
二次接诊时,我们询问的信息更加详细和具体。我们发现顾客发生不适症状的距离,看远看近都有。但是未戴镜时自觉视力尚好,最近几年才明显感觉出两只眼视物清晰度不同。而配镜后,并没有感到视力的提升,反而加剧了视物重影和视疲劳症状。
重新主觉验光,度数和第一次验光结果相同,左眼视力到达0.9后不能提升。加小孔镜后也没有明显视力变化。而当双眼棱镜分离时,很明显顾客看到视标有时是两排,有时是一排。说明看远存在时而抑制的情况。
我们检查了worth4dot时而3个点,时而5个点。说明看远有时会发生右眼的抑制,有时可以有双眼视,但当双眼一起使用时又不能融合,而发生了明显的复视现象。
当我们用手持式worth4dot检查40CM处时,顾客明确只看到两个点,说明看近时固定左眼抑制。
这种情况是我们在屈光参差顾客中时常遇到的交替视。即为一只眼睛主要看远,另外一只眼睛主要看近。
交替视顾客常见远眼位也会出现问题。于是我们用交替遮盖结合遮盖去遮盖,检查到顾客确实存在外隐斜,但由于双眼视的不稳定,不能用综合验光仪定量。
我们又查了顾客的调节幅度,右眼1D,左眼4D,双眼无法测定。
这又说明了顾客的屈光参差与单眼调节的不匹配有相关性。
分析一下发现,顾客属于典型的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因为裸眼视力有一只眼尚好,于是在长期得不到恰当矫正的情况下,形成了交替视。在这个病例中,顾客属于左眼看远,右眼看近。
这样无论看远看近都是单眼视的状态,自然不能融像和建立正常立体视功能,从而出现频繁定位不清,走路撞人,开车剐蹭的情况。
而新配的眼镜只考虑了双眼视力的均衡,而忽视了原先的用眼习惯,造成双眼协作的紊乱,加剧了视疲劳现象。
处理方案首先还是要和顾客有非常好的沟通,把目前的单眼视和交替视情况和顾客讲清楚,以及未来引起的问题。顾客在这时也能清晰的发现自己视物时看远是左眼使劲,看近时右眼使劲。但她还是希望能改善目前这种异常的视觉现象,所以非常愿意配合我们尝试着做一些的视觉训练。因为顾客的年龄已经37岁,我们不能确定训练效果一定能帮助她恢复正常双眼视,但训练后对于缓解视疲劳症状一定是由帮助的。讲清楚训练的目的和目标,顾客接下来配戴了全矫眼镜。
我们先从右眼的单眼调节训练,使用了镜片阅读和镜片排序,每周两次,因为顾客视疲劳症状过于明显,所以每次20分钟。
比较令人欣喜的是,三个月后,worth4dot的检查就不再出现3个点了,而是5个点和4个点的交替出现。说明她已经初步右眼脱抑制。
随着顾客视疲劳症状的减轻,每次训练的时间也可逐渐增加到30分钟。我们又加入了聚散球、裂隙尺、红绿可变矢量图等聚散和融像方面的训练,五个月后,已经恢复了*斑立体视,Titums测试″。
值得我们注意和提醒顾客的是,37岁并调节储备不够充足的情况下,看近的视疲劳还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得明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视觉训练依然需要巩固性定期做,但为了消除症状,必要时也可能会提前给予这位顾客看近的正镜附加。
今天的微课堂就到这里了,希望对同学们都能够有所收获!也希望大家把自己的疑问或者遇到处理不当的案列留言分享给我们,老师会进行筛选统计,把一些常见的问题定期为大家作解答。
《眼科.视光-屈光矫正学》
《眼科·视光-屈光矫正学》是作者根据徐广先生建议,编写的一部关于验光后怎样进行屈光学处置,以使被测者获得佳矫正效果的专著。本书是我国本以眼的屈光不正和眼-视光学异常为对象,介绍使用框架眼镜对屈光不正以及眼病所涉及的屈光问题进行矫正与矫治具体方法的实用性书籍。本书既对眼科-视光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矫正和矫治基本原则进行了介绍,也对矫正与矫治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置办法。本书还对白内障、青光眼、弱视眼、屈光手术后残留屈光的验光配镜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议。本书文字通俗简洁,图文并茂,特别适合眼科医生、验光师、配镜师在业余时间进行专业自学和日常工作中的查阅。本书为从事眼视光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人员查阅相关知识提供免于翻阅过多书籍的便利,还可供各类视光学院校师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