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答案部分
一、最佳选择题
1、
E
所谓“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能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出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本质。
2、
C
瘀血的形成,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瘀滞。二是由于内外伤,或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引起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3、
B
火热之邪侵袭人体,多伤及肝经阴津,使筋失其滋养濡润,运动失调,引起“肝风内动”,称为“热极生风”。
4、
A
偏阳质是指具有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类型。这一类型的人,多见形体偏瘦,但较结实。面色多略偏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肤。性格外向,喜动,易急躁,自制力较差。食量较大,消化吸收功能健强。平时畏热、喜冷,或体温略偏高,动则易出汗,喜饮水。精力旺盛,动作敏捷,反应快,性欲强。唇、舌偏红,苔薄色易*,脉多偏阳。
5、
E
本题考查对气和津液失调病机的掌握。呕吐、泻下之后,大量丢失津液,由于津能载气,故气随津脱,轻者津气两虚,重者津气两脱。
6、
A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络属于肺与大肠,故肺与大肠相为表里。
7、
E
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齿为骨之余”。
8、
D
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9、
A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
10、
A
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
11、
B
弱、濡脉都是脉形细小且软弱无力,但弱脉沉细而无力,濡脉浮细而无力,即脉位与弱脉相反,轻取可以触知,重按反不明显。
12、
C
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多见于湿温潮热;阳明潮热是日晡即下午3~5时之时发热明显,或热势更甚;阴虚潮热是午后或入夜低热,有热自骨内向外蒸发的感觉;气虚发热是热势偏低,多在37~38℃间,劳累后加重。
13、
D
疾病过程中,凡形体肥胖,肤白无华,精神不振者,即是”形盛气虚”,多见于阳气不足之证。
14、
A
*色:主虚证、湿证。*为脾虚、湿蕴的征象,故脾失健运,而气血不充,或水湿不化者,面即常见*色。
15、
A
痰气郁结导致的郁证[症状]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咽之不下,咯之不出,胸中闷窒,或兼胁痛。苔白腻,脉弦滑。[治法]化痰利气。[方剂应用]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紫苏,茯苓,生姜)加减。[中成药选用]疏肝平胃丸,二陈丸合胃苏颗粒
16、
D
气虚导致的虚劳[症状]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声音低微,头晕,自汗,不思饮食,活动后诸症加重。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白,脉虚无力。[治法]益气补虚。[方剂应用]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加减。[中成药选用]玉屏风颗粒、补中益气丸、参芪片。
17、
D
气滞郁结导致的便秘[症状]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治法]顺气行滞。[方剂应用]六磨汤(木香、乌药、沉香、大*、槟榔、枳实)加减。[中成药选用]槟榔四消丸、当归龙荟丸或通便灵胶囊。
18、
D
先扶正后祛邪:适用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人。因正气过于虚弱,若兼以攻邪,则反而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而后祛邪。如某些虫积病人,因正气太虚弱,不宜驱虫,应先健脾以扶正,使正气得到一定恢复之时,然后再驱虫消积。
19、
C
本题考查对扶正祛邪治疗原则的认识。扶正,适用于正气虚弱为主要矛盾的虚证;祛邪,适用于以邪气亢盛为主要矛盾的实证。对于正虚邪盛的虚实错杂证,可采用扶正与祛邪兼用的原则。
20、
D
本题考查药物的功效。蒙药药物的效能共有l7个,称作十七效,分别为柔、重、温、脂、固、寒、钝、凉、和、稀、燥、淡、热、轻、锐、涩、动。
21、
C
重、腻两性对治特性为轻、糙的隆病;凉、钝两性对治特性为热、锐的赤巴病;轻、糙、热、锐四性对治特性为重、柔、寒、钝的培根病。
22、
C
重、腻、凉、钝、轻、糙、热、锐。八性源于五元,其中土元偏盛药物性能则重、腻;水元偏盛药物性能则凉、钝;火元偏盛药物性能则热、锐;风元偏盛药物性能则轻、糙。重、腻两性对治特性为轻、糙的隆病;凉、钝两性对治特性为热、锐的赤巴病;轻、糙、热、锐四性对治特性为重、柔、寒、钝的培根病。
23、
C
CK主要存在于胞质和线粒体中,以骨骼肌和心肌最多,其次是脑组织和平滑肌,肝脏、胰腺和红细胞中有极少含量。血清CK活性增高有临床意义。
24、
A
HBsAg是HBV感染最早期(1~2个月)血清里出现的一种特异性标志物,可维持数周至数年,甚至终身;HBsAg可从乙型肝炎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中测出,阳性有临床意义。抗HBs是人体针对HBsAg产生的中和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6个月才出现,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表明人体对HBV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25、
C
淀粉酶活性增高常见于:(1)诊断胰腺炎①急性胰腺炎是AMS增高的最常见原因:血清AMS一般在发病后6~12小时升高,20~48小时达到高峰,3~5天恢复正常;尿AMS于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下降比血清AMS慢。②其他: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胰腺囊肿、胰腺管阻塞时AMS也可升高。(2)胰腺癌胰腺癌早期AMS增高,是由于肿瘤压迫造成胰腺管阻塞和短时间内大量胰腺组织破坏所致。(3)其他见于急腹症(病变累及胰腺)、乙醇中*、肾衰竭(肾排泄AMS减少)
26、
E
患者在取药时,有许多需要咨询的问题,医院药房的药师还是社会药房的药师都要做好专业咨询服务。面对面交流是最常见的咨询方式。
27、
B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和剂局方》《局方》,全书10卷。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科、五官科等病证。每一门下分列医方,详其主治、配伍、药物炮制及制剂用法等。本书为宋代官府颁行,是我国第一部成药典,
28、
C
《中国常用药品集》收载了余种我国目前常用药品、余种各种剂型的药品,余个药品通用名、英文名(中成药为汉语拼音)、别名、商品名、制剂名称等。
29、
C
天仙子,内服用量0.06~0.6g,注意事项:心脏病、心动过速、青光眼患者及孕妇忌服用。
30、
A
本题考查的是*性中药品种的注意事项。红粉:只可外用,不可内服。外用亦不宜久服。
31、
B
雄*的内服量应控制在0.05~0.1g。洋金花的内服量应控制在0.3~0.6g;闹羊花的内服量应控制在0.6~1.5g;生天南星的内服量应控制在3~9g;砒石内服量应控制在0.~0.g;蟾酥内服量应控制在0.~0.03g;生白附子内服量应控制在3~6g;生千金子内服量应控制在1~2g等。
32、
B
本题考查*性中药的用量。使用*性中药,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
33、
C
熬膏外敷的*性中药主要有生狼*。
34、
D
附子的用量是3~15g,注意事项: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35、
A
泛油 泛油习称“走油”,是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在受热、受潮、或贮藏保管不善时其表面返软、发黏、颜色变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泛油是一种酸败变质现象,影响疗效,甚至可产生不良反应。含油脂多的饮片,内部油脂易于溢出表面而造成走油现象。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含挥发油的饮片,其泛油是因挥发油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加速外移聚集,随后在外界作用下形成泛油变质,如当归、丁香等;另一种为含脂肪油的饮片,其泛油是因其中的脂肪酸变为游离脂肪酸后才会溢出表面,随后在外界作用下分解、腐败,发生变质,如柏子仁、桃仁、杏仁等。含糖量多的饮片,常因受潮而造成返软而“走油”,如牛膝、麦冬、天冬、熟地、*精等。
36、
D
泛油习称“走油”,是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在受热、受潮、或贮藏保管不善时其表面返软、发黏、颜色变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泛油是一种酸败变质现象,影响疗效,甚至可产生不良反应。
37、
A
变色,是指药材、饮片的色泽起了变化,如由浅变深或由鲜变暗等。各种药材或饮片都有其固有的色泽,也是中药饮片检查中的主要质量标志之一。饮片变色,是由于所含色素受到外界影响(如酶作用、发热、霉变等)使饮片失去了其原有的色泽,从而使不少中药变质失效,不能再供药用。由于保管不善,某些药物的颜色由浅变深,如泽泻、白芷、山药、天花粉等;有些药物由深变浅,如*芪、*柏等;有些药物由鲜艳变暗淡,如红花、菊花、金银花、腊梅花等花类药。因此,色泽的变化不仅改变饮片的外观,而且也影响其内在质量。
38、
C
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13%,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75%。
39、
B
石菖蒲、地龙与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联用,能提高抗癫痫的效果;大山楂丸、灵芝片、癫痫宁(含马蹄香、石菖蒲、甘松、牵牛子、千金子等)与苯巴比妥联用,治疗癫痫有协同增效作用。
40、
D
逍遥散或三*泻心汤等与西药催眠镇静药联用,既可提高对失眠症的疗效,又可逐渐摆脱对西药的依赖性。
41、
E
枳实与庆大霉素联用,枳实能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胆道,增强抗感染作用。
42、
D
不宜与排钾性利尿药联用的中药复方是含甘草类中药复方。
43、
E
*芪、人参、女贞子、刺五加、当归、山茱萸、灵芝、云芝、鸡血藤等,与西药化疗药联用,可降低患者因化疗药而导致的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
44、
A
老年人的体虚,也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和心、肝、脾、肺、肾等不同脏器虚衰之区别。阴虚的选用轻补型滋补剂,如生脉饮;偏于阳虚的应服用温补型滋补剂,如龟灵集;肾阴虚老人宜服用六味地*丸;心虚老人宜服人参归脾丸。除此之外,病体还有寒热虚实之别。
45、
A
含蟾酥的中成药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蟾酥丸等。含雄*的中成药牛*解*丸(片)、六神丸、安宫牛*丸、牛*清心丸、牛*镇惊丸、牛*抱龙丸、追同丸、蟾酥丸、醒消丸、紫金锭等。
46、
C
含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的中成药: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等。
47、
B
含马钱子的中成药有: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伤科七味片等。
48、
E
含朱砂、轻粉、红粉的中成药:牛*清心丸、牛*抱龙丸、抱龙丸、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丸、安神补脑丸、苏合香丸、人参再造丸、安宫牛*丸、牛*千金散、牛*镇惊丸、紫雪、梅花点舌丸、紫金锭(散)、磁朱丸、更衣丸、复方芦荟胶囊。含雄*的中成药:牛*解*丸(片)、六神丸、喉症丸、安宫牛*丸、牛*清心丸、牛*镇惊丸、牛*抱龙丸、牛*至宝丸、追风丸、牛*醒消丸、紫金锭(散)、三品等。
49、
A
主要有*成分为乌头碱(Aconitine),一般中*量为0.2mg,致死量为2~4mg。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尤其是迷走神经等,使其先兴奋、后抑制,并可直接作用于心脏,产生异常兴奋,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
50、
E
马钱子含番木鳖碱即士的宁,*性大。成人服用5~10mg即可中*,一次服用30mg即可致死。首先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强直性痉挛,继而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
二、配伍选择题
1、
1、
C
2、
A
3、
E
本题考查对六淫致病特点的掌握。暑邪致病只存在夏季,其他六淫则可四季为患;风邪为百病之长,常挟他邪共同致病;火邪易动血致疮痈。
2、
1、
D
十二经络名称分类表
2、
E
十二经络名称分类表
3、
B
十二经络名称分类表
3、
1、
E
心主血脉。“肺朝百脉”,即循行于周身的血液,均要汇聚于肺,通过肺气的作用合成宗气,贯心脉而推动血液循行才能布散全身。除心、肺作用外,血液的循行,还有赖于脾气的统摄和肝之藏血、主疏泄功能的调节。总之血液的运行,是在心、肺、肝、脾等内脏相互配合下进行的。
2、
A
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主要是通过脾的转输、肺的宣降和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而输布于全身。
3、
A
人体的各脏腑器官都在进行着升降出入的活动,如肺主呼吸,有出有入,有宣有降,肺主呼气(出),肾主纳气(入),心火下降,肾水升腾,以及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等等。
4、
1、
B
五行学说说明病理
五行学说也用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互相影响。
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
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
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2、
C
五行学说说明病理
五行学说也用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互相影响。
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
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
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3、
D
五行学说说明病理
五行学说也用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互相影响。
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
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
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4、
A
五行学说说明病理
五行学说也用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互相影响。
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
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
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5、
1、
A
脾虚下陷
临床常见子宫脱垂、脱肛、胃下垂、慢性腹泻,并见食纳减少、食后作胀、少腹下坠、体倦少气、气短懒言、面色萎*,舌淡苔白、脉虚等症状。
一般以脾气虚和内脏下垂为辨证要点。
2、
C
脾不统血
临床常见面色苍白或萎*、饮食减少、倦怠无力、气短、肌衄或便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舌质淡、脉细弱等症状。
一般以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又见出血为辨证要点。
3、
D
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脾阳虚的临床表现,常见在脾不健运证候的基础上,同时出现腹中冷痛、腹满时减、得温则舒、口泛清水、四肢不温、气怯形寒,妇女则见白带清稀、小腹下坠、腰酸沉,脉沉迟、舌淡苔白。
一般以脾运失健并伴有寒象为辨证要点。
4、
E
脾胃湿热证
临床常见面目皮肤发*、鲜明如橘色、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厌恶油腻、恶心呕吐、体倦身重、发热、口苦、尿少而*,舌苔*腻、脉濡数。
一般以脾的运化功能障碍和湿热内阻的症状为辨证要点。
6、
1、
A
一般说,口渴多饮,常见于热证;大渴喜冷饮,为热盛伤津;渴喜热饮,饮量不多或口渴欲饮,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多为痰饮内停,水津不能上承之证;口渴而不多饮,常见于急性热病,多属热入营血;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见于瘀血;大渴引饮,小便量多,是为消渴。
2、
E
一般说,口渴多饮,常见于热证;大渴喜冷饮,为热盛伤津;渴喜热饮,饮量不多或口渴欲饮,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多为痰饮内停,水津不能上承之证;口渴而不多饮,常见于急性热病,多属热入营血;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见于瘀血;大渴引饮,小便量多,是为消渴。
3、
C
一般说,口渴多饮,常见于热证;大渴喜冷饮,为热盛伤津;渴喜热饮,饮量不多或口渴欲饮,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多为痰饮内停,水津不能上承之证;口渴而不多饮,常见于急性热病,多属热入营血;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见于瘀血;大渴引饮,小便量多,是为消渴。
4、
B
一般说,口渴多饮,常见于热证;大渴喜冷饮,为热盛伤津;渴喜热饮,饮量不多或口渴欲饮,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多为痰饮内停,水津不能上承之证;口渴而不多饮,常见于急性热病,多属热入营血;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见于瘀血;大渴引饮,小便量多,是为消渴。
5、
D
一般说,口渴多饮,常见于热证;大渴喜冷饮,为热盛伤津;渴喜热饮,饮量不多或口渴欲饮,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多为痰饮内停,水津不能上承之证;口渴而不多饮,常见于急性热病,多属热入营血;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见于瘀血;大渴引饮,小便量多,是为消渴。
7、
1、
D
乳癖是乳房部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常见于中青年妇女,乳房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推之活动。从患者的症状判断,患者属于乳癖。
2、
B
冲任失调导致的乳癖,证见:乳房肿块,结节感明显,乳房胀痛,经前加重,经后减轻,面色少华,腰膝酸软,精神倦怠,心烦易怒,月经紊乱。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3、
A
针对冲任失调导致的“乳癖”治疗原则是:调摄冲任。
4、
C
针对冲任失调导致的“乳癖”,治疗应该选用“二仙汤合四物汤”。
8、
1、
A
食伤肠胃的泄泻,可选用保和丸加减治疗。
2、
B
脾肾阳虚导致的泄泻,宜选用四神丸治疗。
3、
C
脾胃气虚泄泻宜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9、
1、
A
2、
C
本组题考查藏药常用方剂的功效。七十味珍珠丸的功效是开窍醒神,镇惊熄风,活血通络;二十五松石丸的功效是疏肝解郁,利胆退*,消炎解*;十味黑冰片丸的功效是温胃消食,破积利胆;仁清芒觉的功效是解*消炎,降水通淋,祛腐生肌,利尿消肿,滋补强身;佐珠达西的功效是疏肝健胃,消肿散结,解*止痛。
10、
1、
D
外周血白细胞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白细胞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三大类,其中粒细胞又分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是测定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一)参考值:成人:(4~10)×/L。儿童:(5~12)×/L。新生儿:(15~20)×/L。
2、
B
外周血白细胞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白细胞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三大类,其中粒细胞又分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是测定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一)参考值:成人:(4~10)×/L。儿童:(5~12)×/L。新生儿:(15~20)×/L。
3、
E
外周血白细胞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白细胞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三大类,其中粒细胞又分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是测定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一)参考值:成人:(4~10)×/L。儿童:(5~12)×/L。新生儿:(15~20)×/L。
11、
1、
E
2、
D
3、
C
4、
B
考查重点是对主要的医学、本草典籍的掌握。最早的一部中医典籍是《*帝内经》,它也是中医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分《素问》、《灵枢》两部分。明?吴又可撰写的《温疫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论温疫的专著,它在温病温疫的病因、病机和证治方面突破了《伤寒论》的原有框架,创立了辨治温病瘟疫的新理论。《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时期,简称《本经》、《本草经》、《神农本草》,是最早的本草学专著,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历史影响,为我国医药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重修*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重修*和本草》,全书共30卷,载药l种,为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古本草合刊本。
12、
1、
C
2、
D
本组题考查常见的处方应付实例。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蜜炙品的是枇杷叶、马兜铃等。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醋炙品的是延胡索等。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清炒品的是紫苏子等。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炮制品的是吴茱萸、何首乌等。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1、
1、
B
从患者的症状判断,患者属于“肝阳上亢”的半身不遂。
2、
B
针对本证的治疗原则是“平肝潜阳”。
3、
B
针对本证,治疗应该选用“天麻钩藤饮”。
4、
B
针对本证,治疗可选用的中成药有“脑血栓片”。
2、
1、
A
从患者的症状判断,患者属于“气虚血瘀”的半身不遂。
2、
A
针对本证的治疗原则是“益气活血”。
3、
A
针对本证,治疗应该选用“补阳还五汤”。
4、
A
针对本证,治疗可选用的中成药有“通心络”。
3、
1、
D
从患者的症状判断,患者属于“阳虚寒凝”的便秘。
2、
D
针对本证的治疗原则是“温通开秘”。
3、
D
针对本证,治疗应该选用“半硫丸”。
4、
D
针对本证,治疗可选用的中成药有“苁蓉通便口服液”。
4、
1、
C
从患者的症状判断,患者属于“津亏肠燥”的便秘。
2、
C
针对本证的治疗原则是“养血润燥”。
3、
C
针对本证,治疗应该选用“润肠丸”。
4、
C
针对本证,治疗可选用的中成药有“麻仁丸”。
5、
1、
D
从患者的症状判断,患者属于“脾肾阳虚”的泄泻。
2、
D
针对本证的治疗原则是“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3、
D
针对本证,治疗应该选用“四神丸”。
4、
D
针对本证,治疗可选用的中成药有“固本益肠丸”。
四、多项选择题
1、
BD
本题考查阴阳的互根关系在治疗上的应用。阳中求阴和阴中求阳治法是张介宾根据阴阳互根理论制定的治疗方法,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2、
ABC
“言为心声”,语言错乱多属于心的病变。若神识昏糊,胡言乱语,声高有力的,是谵语,常见于热扰心神的实证;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的,是郑声,属于心气太伤,精神散乱的虚证。若言语粗鲁,狂妄叫骂,失去理智控制的为狂言,常见于狂证,是痰火扰心所致;喃喃自语,讲话无对象,见人便停止的是独语,常见于癫证,多是心气虚,精不养神的表现;语言謇涩,则多属于风痰上扰的病变。
3、
ADE
扶正与祛邪 兼用适用于正虚邪实病证,而且两者同时兼用则扶正不留邪,祛邪又不会伤正。但在具体应用时,还要分清以正虚为主,还是以邪实为主。正虚较急重的,应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而邪实较急重的,则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
4、
BD
药能:也称药效能。是药物去克制三根之20种特性的效能名称。共有17个,称作十七效。其中,重、腻二效克制“赫依”病的轻、燥等主要特性;寒、钝二效克制“希日”病的热、锐等主要特性;轻、热二效克制“巴达干”病的重、寒等主要特性。每味药具有其固定的效能。
5、
DE
发生铅中*可以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6、
ABCD
主要的本草典籍:《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重修*和本草》、《本草纲目》。
7、
BCE
常见的处方应付实例(1)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需调配清炒品,如紫苏子、莱菔子、谷芽、麦芽、王不留行、酸枣仁、蔓荆子、苍耳子、牛蒡子、白芥子等。(2)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需调配麸炒品,如僵蚕、白术、枳壳等。(3)处方直接写药名(或制),需调配炮制品,如草乌(水制)、川乌(水制)、天南星(矾制)、附子(炮制)、吴茱萸(甘草水制)、远志(甘草水制去心)、厚朴(姜制)、何首乌等。(4)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需调配烫制品,如龟甲、鳖甲、穿山甲等。(5)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煅),需调配煅制品,如花蕊石、钟乳石、自然铜、金礞石、青礞石、瓦楞子等。(6)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炭),需调配炭制品,如干漆、炮姜、地榆、侧柏叶、蒲*等。(7)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需调配蜜炙品,如枇杷叶、马兜铃等。(8)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需调配醋炙品,如延胡索等。(9)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需调配盐炙品,如补骨脂、益智仁等。
8、
DE
油脂是脂肪油和脂肪的总称,分植物性油脂和动物性油脂两大类。一般植物性油脂大多存在于果实和种子中,有些还含有色素。有些动物性油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等。含油脂的饮片,若经常与空气、日光、湿气等接触,油脂氧化而产生氧化物,继而产生酸性物质,逐渐发生异味。油脂也易在脂酶影响下水解,形成甘油和脂肪酸而具有异味。如桃仁、杏仁等。含油脂成分的中药,也可能因微生物的作用,产生氧化物质,这时除了出现油臆气等特殊气味外,其游离脂肪酸增多,使油脂呈酸性反应,这种现象称为油脂的“酸败”,如刺猬皮、狗肾等。
9、
ABCE
不合理用药的后果:
1.浪费医药资源;
2.延误疾病的治疗;
3.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
4.造成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10、
ABC
老年人合理使用中药的原则
1.辨证论治,严格掌握适应证
2.选择合适的用药剂量
必胜教育全力只为您一考过关,打造甘肃省医学类、护理类考试辅导第一品牌!
项目通过率联系电话执业护士95%杨老师执业药师89%张老师执业(助理)医师89%包老师初级护师98%张老师主管护师98%张老师主治医师96%包老师专升本%李老师发论文%杨老师出专著%修学分%职称英语%职称计算机%中药调剂员%刘老师营养师%刘老师健康管理师%魏老师中医针灸师%包老师中医按摩师%步老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