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青光眼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关于青光眼,传统中医早有研究
TUhjnbcbe - 2020/10/13 12:34:00
黑芝麻能治白癫风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14/5842308.html

青光眼的中医药防治

一、传统中医眼科对青光眼认识

青光眼在中国最早见于公元年王焘《外台秘要》,书中论及“轻膜裹水,圆满精微,皎洁明净,状如宝珠,称曰眼珠,实无别珠也,黑白分明,肝管无滞,外三光,内因神,故有所见。”又说:“乌风”“绿翳青盲”,并提出“瞳子散大者,名曰乌风,如瞳子翳绿色者,名为绿翳青盲……,此疾之源,皆从内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也……。”

唐代《秘传眼科龙木论》较全面地论述:“五风变内障”。文后有宋·刘皓注释:“乌绿青风及黑*,堪嗟宿世有灾殃,瞳人颜色如明月,问睹三光不见光……。”描述了青光眼发展到绝对期,视力已成为黑朦,出现并发性白内障的症状。明朝《证治准绳.目门类》将青光眼瞳孔色泽的改变更形象化,如“青风内障”中提到“看瞳神内有气色昏朦,如青山之笼淡烟也……急宜治之,免变绿色……”。在“绿风内障”中提到“瞳神气色浊而不青,其色如*云之笼翠岫,如兰靛之合藤*,乃青风变重之证,久则变为*风……”指闭角性青光眼发展到近绝对期或绝对期。《眼科金镜》:“青风此症,瞳神俨然如不患者,但微有头旋及生花,转眼昏矇。”

二、病因病机

病因:(1)肝失疏泄:忧愁忿怒,肝失调达,肝郁气滞,气郁化火,上攻目窍。(2)脾失健运:忧思伤脾或肝病犯脾,脾失运化,湿浊内生,阻遏清窍。(3)肝肾不足:竭思劳神,过用目力,精血耗损,肝肾亏虚,或年老体弱,肝肾渐亏,精气不足,目窍失养。(4)气血不足:忧思劳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久病不愈,耗伤气血,目失濡养。(5)痰浊:饮食偏嗜,饥饱失常,或七情内伤,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湿聚成痰,痰凝日久,痰火升扰。(6)瘀血:气虚血行不畅,血脉瘀滞。(7)诱发因素:烦劳过度,忧郁忿怒,可诱发或加重。

病机:眼外观端好,病在神水及瞳神以内,属内障眼病,常见头目胀痛不适,视力日渐昏矇为主症,内联脏腑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神水瘀滞可致眼压升高,眼珠变硬,眼底可见视盘颞侧上下方局限性盘沿变窄,形成切迹,随着病变发展,视乳头凹陷加深扩大,颜色淡白。初起多以实证为主,以肝郁气滞、水湿停滞为主,随着病情进展,可表现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脾气亏虚、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标实多为痰浊、瘀血。病变后期可以虚实夹杂或以虚证为主。

转化:取决于正气与病邪相争或消长情况。起病之初,多因气郁化火或湿浊内生或痰火上扰,致神水瘀滞,此时病情尚不十分严重,若调治得当,郁火得散、湿浊得化、痰火得清,可使病情稳定。若治不及时,可出现虚实夹杂证或虚证,病情加重,目无所见,难以复明。

三、证候诊断

气郁化火证:主症,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眼胀头痛,一过性视物模糊,视野出现暗点。次症,性情急躁或抑郁,胸胁胀满。舌脉:舌红苔*,脉弦。

脾虚湿泛证:主症,视物昏蒙,头重眼胀。次症,胸闷泛恶,纳食不馨,少气懒言,口腻口甜,大便溏薄。舌脉,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滑。

痰火升扰证:主症,目胀眼痛,头眩头晕。次症,食少痰多,胸闷恶心,口苦。舌脉,舌红苔*腻,脉弦滑。

肝肾亏虚证:主症,双眼昏花,眼内干涩,眼珠胀硬,视野缩小,视力下降,渐至失明。次症,肝肾阴亏证可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肾阳不足证可见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白倦怠。舌脉,肝肾阴亏证可见舌红少苔,脉细;肾阳不足证可见舌淡苔白,脉沉细。

气虚血瘀证:主症,双眼视物昏蒙,日久眼珠隐隐胀痛,视力下降,视野缩小。次症,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可伴胸胁隐痛、刺痛。舌脉,舌质淡绛兼有瘀斑,脉细涩。

四、临床治疗

临床辨证思路主要从抓住主症(包括症状、体征)、分析病位、确定病性着手。将中医四诊与临床主诉融汇贯通,在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进行临床施治,体现辨证论治特色和优势,取得预期疗效。

第一,病变发生的部位。青风内障常因病情轻重不同而表现各异,病情较轻时可见目珠胀硬、视盘凹陷扩大,随着病情发展加重,可见视力下降、视野缩小、瞳神散大、视盘颜色苍白、甚至黑睛水肿。

第二,遵循中医四诊八纲、气血津液辨证、脏腑经络辨证学说,分析病机,确定病位,即病在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虚实、气血盛衰的情况。

第三,根据疾病发生的不同阶段,对主要临床问题进行分析。疾病初期,病情较轻,多由肝郁气滞、水湿停滞、痰火升扰所致,可从肝、脾着手进行辨证施治;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瘀血阻络、痰浊内停之标实,脾气虚弱、肝肾阴虚之本虚,病位责之肝、脾、肾。

气郁化火证:治法,清热疏肝。常用方,丹栀逍遥散加减。脾虚湿泛证:治法,健脾化湿。常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痰火升扰证:治法,清热化痰,和胃降逆。常用方,*连温胆汤加减。肝肾亏虚证:治法,补益肝肾。常用方,肝肾阴虚证用杞菊地*丸加减,肾阳不足证用肾气丸加减。气虚血瘀证:治法,益气活血。常用方,补阳还五汤加减。针灸治疗:主要适应症为眼压已经控制在目标眼压的患者。主穴:风池、睛明或上睛明、承泣、太阳、百会。配穴:实证:行间、大敦、光明、太冲;虚证:肝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

总之,青光眼临证之时,我们当审慎求因,分析病机,明确病位,病证结合,四诊合参,辨证施治,方能奏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青光眼,传统中医早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