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跨国药企早已在中国布局研发中心,并推进中国与全球新药临床进展同步、加速推进新药在国内落地。这几乎已经成为跨国药企在中国发展的共识。
11月5日,在第五届进博会现场,全球排名前5的研究型生物制药公司艾伯维(AbbVie),携免疫学、肿瘤学、神经科学、眼科学和美学等五大领域的“超新星”产品亮相。此次艾伯维的进博会展台以“未来星群”为概念,全方位展示其在中国市场多领域的布局,艾伯维中国正在努力成为艾伯维全球除总部之外最大的海外市场。
“艾伯维很荣幸在进博会的舞台上,推动中国‘星群计划’,加速一批‘超新星’创新药物和疗法同步全球在中国上市,服务中国患者,让更多生命遇见未来的创新治疗。”进博会开展首日,艾伯维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欧思朗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谈到了他对艾伯维本土化战略及国内医药行业发展趋势的看法。
借进博会搭建平台展现更多创新疗法
在采访的一开始,欧思朗首先向记者具体介绍了艾伯维在本次进博会上重点展出的产品。他首先提到了肿瘤学方面的维奈克拉,该产品已在前年通过进博会展示,在中国也上市了一个适应症——AML(急性髓系白血病)。“今年,我们希望继续把维奈克拉其他适应症赶快在中国上市,包括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M(多发性骨髓瘤)。”
在实体瘤领域,艾伯维带来的是一款在研同类首创抗体偶联物(ADC药物)——Teliso-V。这是艾伯维第一款即将上市的实体肿瘤产品,其今年年初获得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在血液肿瘤方面,Epcoritamab是一款在研的同类首创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的皮下制剂,已向FDA提交了上市申请,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我们对这个产品非常期待,因为弥漫大B淋巴瘤都非常难治,希望Epcoritamab能够尽快地帮助到更多患者。”欧思朗介绍。
在眼科学领域,Durysta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持续释放植入物,通过在眼睛前房内植入,长期释放药物,从而达到持续控制青光眼眼压的目的。在神经科学领域,艾伯维带来的是一款用于预防性治疗成人发作性偏头痛药物Qulipta,目前该适应症已经获得美国FDA的批准。
“除了血液肿瘤和实体瘤以外,艾伯维的中流砥柱还是免疫学。在免疫学方面我们带来了Skyrizi,主要是针对IBD等消化科适应症,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这是一个白介素-23抗体、纯人源的免疫球蛋白,在欧美已经获批了一些适应症,包括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克罗恩病等,希望年在中国能有消化科适应症上市。”
在欧思朗看来,在进博会上像艾伯维这类聚焦于初创、突破性疗法的药企,除了展示产品本身,更重要的是要把一些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展示给大众。他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在苹果推出智能手机之前,大家都不知道原来对于手机还能诞生这么多新的需求。类比到创新药,艾伯维就是要在进博会上带来此前未被触及的创新理念和疗法。
“我们借用进博会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对于科研人员,能够给他们一个推广,对于老百姓,也可以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今天的科技。可以让人类未来的生活有更多的希望,他们更多的期待可以获得满意的答案。”欧思朗表示。
产品全球同步上市既有机会也有挑战
欧思朗表示,得益于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及中国药品审评制度政策的创新改革。过去两年,艾伯维有多个在进博会首次亮相的“超新星”创新药品获得优先审评获批机会,并得以快速在华获批上市。其中包括艾伯维自主研发的全新JAK1抑制剂瑞福(乌帕替尼)和全球首个BCL-2(B淋巴细胞瘤-2基因)抑制剂唯可来(维奈克拉)。
其中,瑞福更是基于全球良好的临床数据,在今年两个月之内连续获批了3个新适应症,实现了全球同步上市,并填补了相关疾病领域治疗的空白。艾伯维方面称,这些全球领先的创新产品和疗法惠及中国患者和临床科研人员,同时,也把一批中国临床经验、中国智慧带向了全球。
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问起,中国市场在艾伯维的全球战略中处于何种地位、艾伯维未来对于本土化又有何规划时,欧思朗表示:“中国对于艾伯维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市场,我们今天已经占据一个非常关键的地位,事实上,艾伯维在中国的总体业务应该是在全球前三的位置。在未来,我们看到艾伯维有非常雄厚的科研实力,尤其是在刚才说的四个专注的疾病领域里(免疫、肿瘤、神经、眼科)。”
欧思朗表示,艾伯维希望通过与其他伙伴共同研发、创造一些生态圈。借此找到一些更快速的靶点、作用机理,或者是对于后期快上市的产品,艾伯维也能够加速落地,最终实现“共同引领总体的药物创新”。
在采访中,欧思朗也提到了艾伯维在国内创新药研发上遇到的一些挑战。比如艾伯维的瑞福(乌帕替尼),该产品今年在中美同步上市。全球同步以后,他发现前后在经营情况上出现了本质区别。过去,创新药往往要很多年后才在中国上市,并且专利权不到几年就可能失效,即将面临仿制药的竞争;但如果做到全球同步上市,本质上药品专利期间也会与美国保持同步,这样就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欧思朗表示:“今天中国对专利的保护非常看重,我们非常信任这一点。可是,当我们面临医保价格谈判或者定价时,就面对一个困难:以前可能专利已经快过期了,有了仿制品,在全球已经是成熟产品,才在中国上市,这个价格的弹性会比较大。可是今天是同步,很多国家都还没上,如果中国的价格非常低,这样对我们的经营、研发投入或者是对于全球价格是极具挑战的。”
“我们知道以量换价,中国的人口基数大,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非常希望能够用药物经济学或者不同的计算模型去计算好我们的价格,用最好的、最实惠的价格给予中国的老百姓。”欧思朗表示,“我们也希望、也呼吁能够体谅我们在全球的经营。中国的价格也会被其他国家作为一个参考价,所以对我们来说,既有机会,也有挑战。”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