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个开放系统
以春节为由头,驻外谈了谈中国文化在国外的“生存状况”。从的报道中可以看出,春节,在一些国家中,已成为一种例行的“热闹”,一个挺正式的节日。在中国,当人们讨论“洋节”东渐之时,中国的春节也在润物无声地西渐。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汇加速,这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特点。 不同文化系统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对流,出现融汇。以汉语为例,我们习惯的许多词汇,其实是“舶来品”。如“刹那间”,是梵语,如“干部”、“派出所”,是近代日语,其中又有汉语底蕴。佛教是从印度传入的,流传日久便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中的流派禅宗更是中国特色十足。西方文化也是如此,例如,欧洲的文艺复兴,在相当程度上是借助阿拉伯的文化典籍,才接种了古希腊文明的火种。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同文化的对流、融汇和碰撞加快。其间固然有许多不适应和冲突,但融汇仍在不可避免地发生,并固化于文化的历史之中。从历史经验看,一种文化愈有生命力和自信力,对外来文化就愈持开放的态度。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历经数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悠久文化,中国人应该有较强的文化自信力。 对待外来事物往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只有我的,才是好的”,一种是“只要好的,就是我的”。任何文化都有自我保存意识,这一点无可非议,必须受到尊重。今天,保护文化多样性日益成为人们的自觉,近代史上殖民者毁灭其它文化的行为受到普遍谴责。另一方面,一个文化系统具有开放性才具有生命力和发展潜能,从这一社会进步角度看,后一种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是主张文化融汇的,按列宁的说法,只有汲取全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人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所以,对春节和“洋节”的来来往往,大可以平常心视之,因为在这种交流中,最终在文化中沉淀下来的,将是有用和有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