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我是大医生官微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音频?
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感冒了、肚子疼、便秘了,总能听到人“多喝水”的嘱咐。但是近日,#女子一天喝8杯水引发致盲眼病#的话题冲上热搜,引人思索~
(图片来源于网络截图)
案例:湖南长沙刘女士听说多喝水有益身心健康,于是坚持每天都喝八杯水。坚持到第3天时,她突然感觉眼睛胀痛,还出现呕吐、头晕等现象。
经过医生详细检查后发现,刘女士居然因为喝水引发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怎么喝水还能喝出问题?
1
喝水和青光眼有什么关系?
医生表示,普通人并不需要担心自己喝水影响眼睛,而刘女士本来就有青光眼的高危因素,所以喝水更要注意!
1一次性大量饮水易致眼压升高
一次性大量喝水,会导致血液稀释,血浆渗透压降低,使眼球中房水的生成速度增加,间接导致眼压升高。
一般来说,普通人可通过加速新陈代谢来调节房水量,让眼压处于正常范围,但刘女士房角本身比较狭窄,调节眼压能力差,无法及时排除多余房水,就可能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2青光眼高危人群的注意事项
像50岁以上人群,高度近视或远视、有三高、有眼外伤史、有青光眼家族史等都是高危人群,要注意:
①喝水的时候都要注意少量多次、小口慢饮原则,每次最好不要超过ml;
②尽量少待在黑暗环境;
③保持心态平衡,不要太过于亢奋,以免一兴奋,瞳孔散大,诱发青光眼。
除了青光眼患者,还有4类人群喝水也需要严控,否则也容易诱发意外!
2
喝水不是越多越好
这4类人群也需要严控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的建议:男性每天喝ml的水;女性则是ml。
但这个推荐量是对于健康人群而言的,一些特殊人群则需区别对待:
1慢性肾病患者
这类患者易出现尿少和水肿的现象,意味着喝进去的水无法正常排泄到体外,因此喝水量需要根据尿液的多少来调整。
全天适宜的水量=ml+前一天小便量。比如说你前一天的尿液量约在ml,第二天摄入的水应该控制在1.3升左右。
提示:这里所说的水,不仅是饮用水,还有蔬菜、水果、牛奶、粥等食物中的水液。
2尿*症患者
此时的喝水量需要根据自己体重的变化来决定。
每天可以固定时间称量体重(排尿后早饭前比较合适),每天体重的增加不宜超过体重的0.5%;另外,两次透析期间体重增长<3%,从而保证透析效果。
3心衰患者
心力衰竭的人本身就存在水肿的情况,如果饮水量较大,可能会加重水肿。
而且心力衰竭会影响肾脏,可表现为小便量变少甚至没有小便。因此,饮水较多,代谢过少时,水液出入失衡,反而加重心衰,更易诱发意外!
控制饮水量是心衰护理非常重要的一环,严重的心衰病人几乎要控制在毫升以内,具体可以咨询一下医生。
4正在服用一些治疗胃溃疡药物的人
患有胃溃疡的人,服用的一些药物中含有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对胃部粘膜形成保护。
这个时候喝水太多,可能会降低药效,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3
正确喝水,这些你都需要遵守
水是生命之源,水的流动性,有助于加速营养物质的运送与废物的代谢,使人体内消化、吸收、分泌、排泄等新陈代谢和生理化学反应顺利进行。
喝水很重要,而除了要掌握喝水量,这些你也需要牢记:
1主动喝
有很大一部分人当自己感觉口渴了之后再去喝水,其实这样是不正确的。
出现口渴已经是身体明显缺水的信号。随着机体失水量增加,还会伴随尿液颜色加深、皮肤干燥、口舌干裂、声音嘶哑及全身软弱等表现。
所以平时得养成少量多次补水的习惯,最好每隔半小时补充一次。
2把握三个“*金饮水时间”
一天当中以下三个时间段血液最粘稠,适当喝水,有助于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①醒来后:人体经过一夜的睡眠,在早晨起床时血液粘稠度会达到最高值,血压也容易升高,此时慢慢喝一杯ml的水,能辅助预防血栓的形成。
②晚上睡前:睡前喝一杯ml的水,能更好地保持血液循环,避免睡眠中因血流减慢可能引起的血栓性疾病。
③起夜时:凌晨时分往往是脑血栓和心梗发生的高危时间,因而若是有起夜习惯的,不妨喝ml左右的水。
3控制水温
18℃~45℃为宜。
长期喝温度高于65℃的热水,会损伤口腔黏膜、牙釉质、咽喉,增加食管癌发病率;而冰水、冷饮会让胃内温度降低,影响胃酸分泌和消化酶的活性。
4不要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很多人喜欢用饮料替代喝水,尤其夏季,一杯冰饮料能让很多人心满意足。但这是不健康的,因为饮料多是糖与其它物质勾兑而成,长期多喝容易增加糖尿病、痛风、肥胖等风险。
实在不想喝温白开的,可以选择喝茶。
免责声明本刊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本人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