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该怎么办 http://pf.39.net/bdfyy/bdfyw/150805/4672100.html青光眼可分为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其中,原发性青光眼又可分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而所谓的青光眼性头痛通常所指的是后者,并且非常常见。”青光眼除了眼压升高出现的视力损害外,还有一个重要症状便是青光眼性头痛。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产生的头痛起病一般较缓慢,程度较轻,多位于病眼侧额颞区,呈长期持续性胀痛或钝痛,头痛与眼痛多同时存在。发病时常伴有视力下降、视物不清等症状。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先兆期,患者可出现与患眼同侧的额部疼痛,多发生在傍晚时分。但由于症状短暂,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或消失,患者大多不会去就诊,从而延误治疗。同时,由于头痛、恶心等症状往往重于眼病,患者往往首选神经内科或者消化科诊治。而对医生叙述病情时可能会只强调头痛,而忽略了眼部的症状。倘若医生也没有追根究底问清病史,便可误认为是脑血管或神经系统病变,或因恶心、呕吐等而误认为是胃肠道系统疾患而延误诊治,严重者可造成失明。01青光眼发病诱因√精神压力大,工作节奏快;√好生闷气或大发脾气;√长期用眼疲劳;√在过暗的光线下长时间阅读;√习惯在暗的背景下看电视02以下高危人群应至少每年筛查一次1)直系亲属中患有青光眼者,第一代亲属患病的风险增加8倍;2)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近视眼患病率高达5%以上;3)高血压患者,患病风险增加2.05-3.58倍;4)糖尿病患者,青光眼的发病率比非糖尿病人群高3倍;5)免疫性疾病患者(长期使用激素药物),患病率高达40%;6)吸烟者,患病风险增加10.78倍;7)年龄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4%,65岁以上为4%-7%;8)工作压力大,易发脾气者。03青光眼认识误区
误区一:做了手术就好了
手术只是控制眼压,不能恢复已经受损的视神经,术后眼压可能再次升高,眼压控制,部分患者视神经损害继续进展。
误区二:用药后眼压下降,就不用药了
药物停止,眼压重新升高
误区三:青光眼可以治愈
目前青光眼不能治愈,但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有助于延缓疾病的进展。
误区四:只有老年人会得青光眼
尽管青光眼患者常常是老年人,但从婴儿到老年人均可患病,而且多为终身。
误区五:青光眼的症状是显而易见的
在大多数病例中,青光眼没有症状,因此可能直至晚期才发现。
04科学管理青光眼
01
青光眼的自我管理:正确使用眼药水
1)滴眼前先严格洗手,自然坐位,保持头稍往后仰、眼睛凝视上方,或仰卧于沙发、床上等处,保持双眼睁开;2)食指拉开下眼睑,眼球上转,右手持滴眼液滴入下方结膜囊内;3)每次1滴,溢出眼睑的药液拭去;4)术后洗漱或沐浴时,需避免水流误入双眼,以免造成术后感染。
02
遵医嘱:
1)定时定量用药若处方中滴眼液超过2种,需交替使用,每种用后10-15min再使用另一种;每次用量1滴,不宜擅自增量,以免滴眼液过多增加副作用;将滴眼液放入阴凉避光处。2)定期复诊首次处方用药、更换或添加药物后需要定期监测以确定药物是否正常发挥作用;术后定期复诊对于保障青光眼患者良好恢复十分关键,遵医嘱到院检查视野与眼压,了解手术治愈情况,病情是否得到控制等;对于POAG建议在晚期、有多重危险因素或短期内病情恶化患者要增加复诊频率。
03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生活习惯1)健康饮食,心态平和注意营养的补充,增强体质,切忌暴饮暴食;戒烟酒、浓茶、咖啡、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吸烟对青光眼病人尤其有害;适当控制饮水量,一次饮水量不宜超过ml,可以多次少量的饮用;学会控制自身情绪,避免过于激动。2)科学作息,合理运动注意科学作息,睡眠充足避免劳逸无度,适当从事体力活动,同时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等,以增强体质,放松身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