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不请假 http://m.39.net/pf/a_7458236.html导语:10月1日,视障咖啡师韦琳带着她的导盲犬Alan在无障碍乘车服务的帮助下乘坐高铁回家。韦琳出生伴有先天性青光眼,年失明后在亲人的支持下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生活轨道。从小往返于广东广西的她见证了南广铁路的发展。广东自年2月1日起,开始施行《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规定》,规定要求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对携带导盲犬的视力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服务。无障碍乘车服务给视障群体的出行方式和工作方式提供了更多可能。10月1日下午一点,韦琳在动车D次列车上,她和这趟列车的大部分人一样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她将在一个小时后在南宁东站下车,和她的导盲犬Alan一起。身穿粉色衬衫短袖,蓝色的短牛仔裤,26岁的韦琳体型偏瘦,在人群中并不显眼,但一个女孩在高铁上牵着一只拉布拉多导盲犬,足够引人注目。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视障群体约有万人。作为视障群体中的一员,韦琳带着导盲犬独自出行,已经不是她的第一次尝试。韦琳在今年已经去过了深圳、珠海、上海、成都这些城市。一个人带着一只狗踏上高铁列车,已经成为她的生活方式。从“一天一夜”到“三个半小时”能有现在的生活和工作对韦琳来说并不容易,韦琳回想起失明的过程,记忆更多的是空白。伴随着韦琳长大的是先天性青光眼的病痛,“眼压高”对韦琳来说是最高级别的警报。因为诊治眼睛,从广西南宁到广东广州的路对韦琳来说并不陌生。“视网膜脱落,尽快去广州看吧。”在韦琳视网膜脱落的情况下,南宁的医生给韦琳的父母指了一条路,韦琳一家急切地抓住这个希望。“第一次去广州是坐大巴,卧铺大巴那种。路上有一天一夜。”韦琳的妈妈回忆第一次带韦医院就诊的情形。韦琳在广州南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站。“我从二年级到六年级每个月都来广州。来广州就是动刀。”数次视网膜脱落让韦琳的父母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对待独生女韦琳的病情,小时候的韦琳对广州最熟悉的地方是越秀区先烈南医院。“以前主要住在中山眼科附近,走这些路的时候就会想以前这个路上面的桥、地砖是什么样。”小韦琳对广州的记忆并不美好,医院、手术和长时间的火车。“之后去就坐火车,在路上给她带点小零食吃。”对于韦琳的父母来说,带小韦琳看病是家里的头等大事,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我天呐,K字开头的火车要坐一晚上。有时候会坐春运期间的车,我记得我十来岁一月份做完手术,人都挤到车门口了,列车员把人往上推。我们买的站票。”十年过去,两地的直线距离依旧是多公里,但对韦琳来说,小时候来广州看病意味着一天一夜,现在意味着三个半小时。这个转折发生在年,也是这一年,韦琳的人生发生了巨变。“我是14年才看不见的,我失明之后觉得很苦恼。”年,尚在读幼师专业的韦琳还没有想过自己会完全失明。“我一般会跟别人说我近视眼,因为大家都知道我近视眼很严重。当时是眼压变高,降不下来,会压迫视神经。”天天都要用眼,但当视力慢慢减弱,韦琳意识到她最终看不见是在计算机考试的那个瞬间。“当时是填计算机考试的那个试卷,发现我看不见选项。一个空填了两个答案。很慌,不知道视力下降怎么办。”眼前的世界一天比一天模糊,陷入茫然和慌乱的韦琳选择了回家。同年的12月底,南宁东站正式开通,南广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南广铁路翻山越岭、跨江越河,全线桥隧总长.8千米,占线路总长的54.2%。“现在在过隧道信号不好,你再说一下。”D次列车正穿过一个个隧道,车厢外面的光明黑暗交替闪动,正在开电话会议的韦琳听到的同事声音也变得不太清晰。韦琳在高铁上收发信息,导盲犬Alan安静的守在一旁“以前觉得出差很酷,在高铁上办公的人都好厉害。”在高铁上结束了电话会议的韦琳笑着说,“现在不懂那时候居然会羡慕别人加班。”现在的韦琳是经常出差的公益组织执行官,但在她刚失明的时候,找一份工作困难重重。看不见也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独自在家里等待视力下降的日子十分难熬,韦琳逐渐摸索学会了不用眼睛使用手机的方式:手机里的“辅助功能-旁白”功能。打开这个功能,手机上的文字和图标都系统可以被识别、朗读出来。可是对于其他人来说,韦琳手机里发出的朗读声,是难读懂的“天书”。“我调的语速是%,所以读得会很快,这个加速还和看视频的倍速不一样,看视频的倍速为了文字能被听懂会吞掉一些音,但这个就是纯加速。”韦琳听的旁白功能调到了最高的语速,从45%的语速到%,韦琳只用了一周适应。能够获取外界信息对韦琳来说是莫大的进步。没有上过盲校的她不相信视障群体的路会这么窄。她尽可能地抓住公益机构组织的培训机会学习,第一站就去了北京。韦琳在返回广西南宁的高铁上“我们不放心啊,她都没有自己出门过。”韦琳的父母陪她一起去了北京。“当时我连盲杖都不会用,公益机构的同事教我用会了盲杖。我爸妈看到我早上出门还需要他们带,下班我就可以自己用盲杖摸索回家了。他们相信我在外面是可以学到东西的。”韦琳很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北京学习速记。眼压升高的警报打破了这一切,韦琳开始头痛,不得不放弃这份速记的工作,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最终,她找到了一份在广州的工作,从公益组织的实习生做起,学习咖啡技艺,逐渐成为公益机构的执行者。“工作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