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青光眼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银屑病外用糖皮质激素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复制链接]

1#

外用糖皮质激素用于皮肤病治疗已超过半个世纪,是皮肤科最常用的药物。激素以其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在很多皮肤病的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誉为是皮肤科发展史中里程碑式的药物。

外用糖皮质激素分类

01

国际分类

外用糖皮质激素的分类方法较多,临床上通常按外用糖皮质激素影响血管收缩能力来评判其抗炎能力的强弱,进行分类。

世界各国也对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了多种分类,包括日本的5级分类法,美国的7级分类法,欧洲的4级分类法等。

02

国内分类

我国临床上通常将外用糖皮质激素分为超强效、强效、中效和弱效4类。

超强效:丙酸卤倍他索、丙酸氯倍他索、卤米松、倍他米松二丙酸酯

强效:包括氯氟舒松、糠酸莫米松

中效:包括曲安奈德、丁酸氢化可的松

弱效:包括氢化可的松。

03

时效分类

除了按抗炎能力分类外.临床上还按作用时间分类,可分为短效、中效与长效三类。

短效药物如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作用时间多在8~12小时;

中效药物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作用时间多在12~36小时

;长效药物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作用时间多在36~54小时。

激素的作用效果还与使用浓度相关,同样药物,浓度不同,抗炎效应也不同,比如0.01%氟轻松为中效激素,而0.%氟轻松就为强效激素。

在临床上,为适应不同的治疗需求,常将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备成不同的剂型,常见的剂型包括软膏、乳膏、洗剂、凝胶等。

同种药物的不同剂型产生的疗效亦不同。一般而言,软膏的效能大于乳膏,乳膏的效能大于洗剂。此外,不同部位皮肤的角质层厚度、水和程度、面积大小、成人和儿童等都会影响外用糖皮质激素的经皮吸收,从而影响疗效。

另外,为了保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各种外用皮质激素类药物需根据医嘱更换品种,在皮肤的同一部位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激素。

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有很多的副作用,主要包括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痤疮、毛囊炎和紫癜。外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使某些皮肤病加重,比如玫瑰痤疮、口周皮炎、感染等,严重还可以引起接触性皮炎。如果强效激素长时间、大面积使用,也有可能使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通过皮肤吸收并进入循环系统,发生全身性副作用。

外用激素副作用

01

常见不良反应

外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治疗银屑病,但长期使用也可以产生多种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萎缩、萎缩纹、烧灼和瘙痒感、毛细血管扩张、多毛症、色素改变、诱发或加重局部感染及细菌真菌等继发感染、银屑病皮损加重及皮损反跳甚至转为脓疱型、红皮型银屑病等不良反应。

02

眼部不良反应

眼周使用可能引起眼压升高、青光眼、白内障、加重角膜、结膜病*或细菌感染,严重者可以引起失明。此外全身长期大面积应用可能因吸收而造成HPA轴抑制、类库欣综合征、婴儿及儿童生长发育迟缓、血糖升高、致畸、矮小症等系统性不良反应。

03

以下情况最易发生不良反应

应用中至超强效激素的情况下,以下情况产生副作用的风险较大∶

①应用时间太长;②应用太频繁;③应用量太多;④应用面积太大;⑤封包;⑥用在面部、皱褶处、大腿内侧和生殖器;⑦使用者年龄太小或太大。

当临床上应用中至超强激素时,为使副作用最大程度降低,应尽量避免用于薄嫩处的皮肤;

使用时间控制在2~3周之内;每天只用1次;建议晚上使用效果较好;需要维持应在周末用;

用弱效激素或免疫调节剂维持疗效;经常性使用皮肤保湿剂以减少激素用量;

激素不是万应药,禁用于感染性皮肤病;任何皮疹外用糖皮质激素后症状加重或没有明显改善,均应考虑存在感染性皮肤病的可能,应确诊后方可使用。

继发感染时要减少用量或停用;采用间断性用药、联合用药、交替用药和序贯疗法等。

如何免费收到银屑病知识科普?

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