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青光眼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惟视快讯10大亮点出炉年中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年中国眼底病学术会议以眼底病为中心,辅助检查、治疗新进展和交叉学科发展为支线,可谓包罗万象,精彩纷呈。当眼底病合并其他眼部疾病,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神奇的火树银花呢?惟视小编亲临会议现场,为大家精心汇集了一份眼底病交叉学科的学术大餐,嗯,请自带小板凳!

可疑房角关闭的治疗:

白内障摘除优于YAG激光

姚克浙江大医院

姚克教授团队通过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发现,对于可疑房角关闭患者,白内障摘除组较激光虹膜周切术组平均眼压更低,前房深度更深、μm房角开放距离更大,白内障组可实现全部房角开放。姚克教授指出激光周边虹膜切除对于单纯瞳孔阻滞的患者治疗效果好,白内障摘除术除解决瞳孔阻滞,还可解除房角关闭的晶体相关因素,建议对于伴有可疑性房角关闭膨胀期白内障患者可考虑适当放宽白内障手术指征。

少年儿童高眼压症:

谨慎诊断,长期随访

孙兴怀教授复旦大医院

孙兴怀教授及其团队通过一项对照临床研究发现,少年儿童高眼压症的临床特点表现为多次压平眼压增高,与角膜厚度、曲率无光,具有一定治愈性,但有发展为青光眼的可能性,少年儿童高眼压症患者眼压与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平衡性异常有关,此外也与肾上腺素水平及性激素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

孙教授指出少年儿童的高眼压症可能是眼压测量误差或角膜偏厚造成的假象,少年儿童高眼压症的诊断标准与成年人一致,但眼压上限不局限于30mmHg。对于少年儿童高眼压症的诊断应谨慎,不要轻易诊断青光眼。同时,对于近视发展较快的患者要排除青光眼可能。对于少年儿童高眼压症的处理建议:长期密切随访!

糖网治疗误区:

抗VEGF不能替代全视网膜光凝!

赵明威医院

赵明威教授谈到,抗VEGF并不能逆转糖网的病程,也不能替代激光治疗成为糖网的根本治疗。现阶段,全视网膜光凝仍然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根本治疗。以往认为,全视网膜光凝通过光凝高耗氧的视网膜组织,替代为低耗氧的疤痕组织,从而改善视网膜缺氧状态。但赵教授认为视网膜毛细血管闭锁状态并没有因为激光而改变,氧供的增加是因为激光使得视细胞瘢痕化,视网膜变薄,“引流”脉络膜供应视网膜内层!

抗VEGF治疗也会引起视野损害!

李维业教授中国医医院

李维业教授就抗VEGF在眼底病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讲解。首先值得肯定的是,抗VEGF是治疗糖网病和老年性*斑变性的革命性疗法,总体是利大于弊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抗VEGF并不是“万灵药”,长期抗VEGF疗法对血管-神经退行性病变可能有负面影响!比如:

以往观点认为抗VEGF治疗不会损伤视野,但ProtocolS五年结果表明抗VEGF治疗糖尿病*斑水肿,在前2年视野损伤小于全视网膜光凝,但在5年后抗VEGF视野损伤与激光组无差!

而CATT研究中抗VEGF治疗老年性*斑变性,3到5年间出现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萎缩发生与发展。

白塞氏病并发性白内障:

围手术期抗炎,预防复发

吴欣怡医院

吴教授从一例白内障术后葡萄膜炎复发的病例出发,介绍了白塞氏病的临床特点、并发症以及治疗,并跟大家分享了疾病治疗的经验:重视眼科局部病变与全身疾病的联系,围手术期控制炎症的重要性,同时重视术前B超检查。对于合并葡萄膜炎的并发性白内障手术,建议尽量减少术中虹膜和角巩膜缘血管刺激,缩短超声乳化时间,同时术后应用曲安奈德抗炎。

婴幼儿白内障:内源性干细胞再生晶状体

刘奕志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刘教授谈到,有功能的实体组织器官再生是人类的梦想。实验表明,人晶状体赤道部上皮细胞具有自我更小能力。兔眼和猴眼实验证实,超微创手术能构建良好的再生环境,再生晶状体具有透明性和屈光力。临床对照研究表明,超微创术后功能性晶状体原位再生,视轴透明,眼底清晰。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被国际评论为远见卓识的干细胞疗法,将原来的手术并发症转变为有效的治疗效应,并且无伦理争议,无免疫排斥,具有组织特异性,原位有序排列。而这一项重大成果,历时18年研究,可见刘奕志教授团队背后的巨大付出!儿童无晶状体眼:选择角膜接触镜

吕帆教授温州医医院

吕帆教授从几何光学的领域出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成像计算中关于透镜、顶点距离和镜片放大率的问题,随后将知识运用到儿童无晶状体眼的治疗。以20D左右晶体为例,儿童无晶状体眼框架眼镜矫正存在40%的放大率,远大于接触镜8%放大率,导致双眼融像困难,无法形成单视,因此临床建议优选角膜接触镜。建议单眼无晶状体眼要尽量接近精准度数,尽量减少成像放大率带来的成像质量问题,可以选择接触镜矫正,“大致矫正”远比等待得到精准度数重要。标准对数视力表为何没有0.7和0.9?

瞿佳教授温州医医院

瞿佳教授主要围绕视力表的设计、主要概念和视力表内容、视力记录展开演讲。其中他提到,缪天荣教授发明的视力表视标几何增率1.(即10的开根),是世界上视力表设计采用的“金标准”。

那为什么标准对数视力表没有0.7和0.9?

视标设计的增率金标准为1.(即10的开根),增率使视标每10行相差10倍,视力记录即成十进制循环,视标大小呈周期性排列,完全满足比值恒定和间隔适宜的要求。根据增率,视角呈几何级数排列,而视力记录为算数级排列,所以5分制记录和LogMAR为算数级均匀排列,而小数记录法为1/a,所以才有0.15,0.25。如果强行加入0.7,0.9对应的视标,会造成视力表排列不均匀,视标大小和间隔不适宜,所以标准对数视力表没有0.7和0.9。

角膜病医生“三大法宝”差点没解决的角膜病变!

史伟医院

史伟云教授为我们带来关于角膜上皮损伤的知识,提到一个重要的概念——药物源性角膜病变,同时为我们带来了一例特殊的“电光性眼炎”病例!患者先后进行10次羊膜覆盖失败,进而采用结膜瓣缝合未见效,最终采用永久性睑裂缝合才见疗效,究其原因竟是:患者术后偷偷点用局麻药!

外伤后无光感眼的玻璃体手术治疗:绝处逢生

颜华教授天津医科大学

颜华教授在演讲中重点分享了无光感眼的玻切手术技巧:

术前要评估全身情况及患眼情况:术前角膜血染情况,视神经管情况、B超检查、是否有眼内异物,对于无光感眼的玻切治疗建议全麻下手术。

重视灌注管的放置,是手术安全进行的关键。

对于眼内异物的处理,要先处理周围增殖膜和玻璃体,直接取出异物可能会损伤周围血管,造成新的出血。同时灵活使用玻切头,寻找剥离增殖膜的突破口。

对于视野不清的出血,可采用玻切头吸除出血,不要咬切,以免造成医源性裂孔。

重水压平视网膜时,如果发现视网膜皱褶或*斑位置错位,要取出重水,剥离视网膜增殖膜,重新重水压平视网膜。严教授强调,处理视网膜时要注意细节处理。

小结

交叉学科和眼底病的碰撞会为临床医生提供疾病诊断、解读临床现象及解决临床问题的新观念。本次交叉论坛的10大亮点内容,希望能给眼科医师指明方向,学有所用!同时让我们共同期待后续更多精彩会议内容!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图片阅读

热烈祝贺年中国眼底病学术会议盛大召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