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安萍北京中科医院 http://www.ykhongye.com/文/情感学院院长
全文共字
01
王家庄里有这样三个女人,她们出阁前从没照过面,在村里住的院子也算不上搭界,至于家里在村东头的耕地呢,更是相距甚远了。可她们三人还是“势不可挡”地成为了整日里形影不离的“好姐妹”。
是什么把这三位年龄悬殊的女人拧到了一处并被村里人冠以“三姐妹”的名号?她们共同渡过灾患过难?家里买卖上有交集?地里头种着同样的庄稼?都不是——只是因为三人在同一件事情上志趣相投。
“三姐妹”彼此投合的志趣是什么?三个字,嚼舌根,王家庄里的百姓们习惯上称之为“说闲话”。
农闲时分,地里头没事儿做,庄户人家大都喜欢聚在路口说会儿闲话打发时间。虽说闲话里的故事多有夸大的成分,可细究下来往往都是有一定根据的——这是一般人说的闲话。“三姐妹”嘴里说的闲话可就不一样了——
管它有没有依据,管它有多么荒诞,管它嚷嚷出去有多让当事人名声扫地,只要能让自己成为人群里的主角(哪怕片刻也好),她们就敢煞有介事地把原本很小或者压根儿不存在的事装扮成百年不遇的重磅新闻给嚼出去。
在闲话场上摸爬滚打了那么多年,“三姐妹”自然知晓“要想赚人眼球,事情必得离奇”的道理。芝麻大点儿的事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即使道了,也勾不起多少人的注意——闲话要想出彩,必须得把里头的故事编得色香味俱全,这样大伙儿嚼起来才有滋有味,传起来才经久不衰。
02
您别看“三姐妹”在做饭上人人跟安了假胳膊假腿似的,可在炮制闲话方面个个都是不世出的天才。
一旦其中一人在街头巷尾或者隔着围墙根儿捕捉到了值得说道的情报,趁着“食材”还新鲜,她就快马加鞭地把“食材”送到另外两人跟前儿了。
另外两位也不敢懈怠分毫,你往里面添把大料,我往锅底塞块劈柴,尝着“汤”淡还会壮着胆子往里撒一把味精或者盐粒子。经过一番天马行空的“烹饪”,“食材”就不再是之前不打眼儿的食材了,而是幻化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
聚在村口聊天的人是没有不喜欢吃大餐的,“三姐妹”的厨艺也果真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烹饪出来的大餐不仅越嚼越有味,嚼过之后还齿颊余香。
大餐在大家伙儿的手中一传十,十传百,不出几天光景,原先芝麻粒大小的事情也就膨胀得大如斗重如磐石了,砸到谁的脸前都能赚来一声令“三姐妹”欣慰无比的惊叹。
03
据我冷眼观察,在“烹饪大餐”时,“三姐妹”大抵是有分工的。常在外面跑腿挖掘“食材”的是年纪最轻的霍三嫂,霍三嫂的性子很应她的姓,整日里急躁得跟火燎屁股似的,走起路来恨不得能扬起大半个庄子的灰尘。
因为腿脚勤快,一天下来她能收获不少“食材”,算是给她们“三姐妹”的说闲话事业立下汗马功劳了。
和霍三嫂比,年龄稍长的白二婶在“食材”的搜集能力上略显不足,可她本人也志不在此,她全部的心血和智慧都扑在“食材”的加工上了。如何掐头去尾,怎样控制火候,何时添油加醋,哪里开席设宴......烟熏火燎,劳神费力,活生生把一位丰腴白嫩的小娘子熬成了一个干瘦如小鬼的黄脸婆子,可不管再苦再累,白二婶依旧孜孜不倦无怨无悔地忙碌着。
觑着她那泛出星星白点的双鬓,我时常暗想,如果有朝一日说闲话能够和鼓吹乐、说琴书一样成为一门艺术,在鲁西南一带,白二婶至少可以拿个“突出贡献奖”,努努力再奋斗十几年,“终身成就奖”也是指日可待的事。
讲实话,“三姐妹”里面出力最少的就是年龄最长、辈分最高的夏老太了。一提起夏老太,村子里没几个人知道,可若喊“左瞎子”,人人就都明白了——原来是那个因害青光眼而瞎掉了一只左眼且总爱在人群里嚼是非的老太婆啊!
夏老太是“闲话三姐妹”的发起人,骨干成员白二婶、霍三嫂嫁到王家庄以前,她就已经靠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在周围几个村子扬名了。后来,眼看着当年那些志同道合的姐妹瘫的瘫作古的作古,她只得另起炉灶招募新生代力量。
眯缝着右眼瞧着霍三嫂腿脚灵便且眼里泛光、白二婶脑瓜活络且嘴皮溜薄——这都是祖师爷赏饭吃的好天赋,夏老太立马将她们招入麾下,并大公无私地将自己在“烹饪食材”上的毕生绝学悉数传给了两位后辈。
04
两位后辈还算有良心,“烹饪大餐”时从不背着师傅,甚至还贴心地把美味的“头啖汤”孝敬给了夏老太——所谓“头啖汤”,即把所嚼之事初次对外散播的乐趣。其中的滋味定是妙到极处,不然,夏老太每次在路口和年龄相仿的老人头抵着头唧唧咕咕个不停时,她的脸上也就不会浮现出跟喝了香菇母鸡汤或者鲫鱼豆腐汤似的满足和惬意了。
“烹饪大餐”时,夏老太这样的角色看似无关紧要,可有这样一位老资历摆在那里,“三姐妹”的“餐厅”就相当于有了名人背书。别人若是信不过某道“新菜”,夏老太一句话就可以将对方制伏,“我半截身子都快入土的人,难道还诓你不成?”——此话一出,路口的人谁敢不信,再不信,下一个故事的主角保准就是自己了。
那些年,“三姐妹”出品的“大餐”在妇女中间颇受欢迎,受欢迎的程度堪比黄色碟片之于血气未定的小年轻。大餐在路口一摆,立马就会吸引众多娘们儿的注意,你尝一口我吃一嘴,个个争先恐后,场面胜似在十月大会抽奖的现场抢夺台上主持人撒下来的洗头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