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王苗苗通讯员张松峰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很少有人愿意让自己那双闪亮双眸,被一层时刻会变脏的镜片所遮挡。
万一近视了,在多数人看来,一二百度算小事儿,三四百度要注意,五六百度才会引起重视。
可如果双眼合计的近视度数高达度,仅右眼就近视度,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河南新乡31岁的刘强(化名)就这样生活了多年。
20多年前不明原因看不清事物寻医多年近视度数不降反增
医院,不是没法治,就是没治好。3月13日,医院病房楼内,说起儿子刘强漫长的就诊经历,刘强的父亲刘立(化名)才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那时,刘强还是一名上小学的十岁孩童。他就是说看不清东西。无意间,刘立发现儿子看电视时老眯着眼睛、微微皱眉,他纠正几次也没用,当时感觉是想近视了,所以在写作业、看电视时都让他注意。
可没想到,儿子近视度数还是与日俱增,且还出现了害怕光、流泪的情况。觉得有些不对劲儿的刘立就带儿子到新医院就诊。
当时已经近视多度了。刘立还记得一位医生告诉他,因刘强近视度数太高,他们不提倡进行手术治疗,担风险好像很大,当时是眼压高。随后又找医院,答案几乎无异。
无奈,刘强只好选择每年住院以缓解眼部不适。那三年,医院,一次住半个月到20天,靠药物降眼压,就这样,他的近视度数保持在了度。但没想到,过了两年,刘强右眼的近视度数涨到了度,左眼变成了度。
医生说法不一做手术可能会失明
近视度数如此之大,刘强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他鲜少出门,获取信息几乎全靠一双耳朵,不仅磕着、碰着成了常事,走路小心翼翼、慢悠悠也已是他的习惯。
看儿子如此,刘立决医院就诊。他们在北京待了3天,甚至因挂不上号买了个号,但却没等到什么结果,说疑似青光眼,高度近视。而刘强这病也就没再治。
直到最近刘强看到医院关于预防儿童近视的新闻。医院了,看见这个新闻我没在意,但他(刘强)有这个病就可操心,特别是我那孙女也是近视。与刘立商量后,医院查查,最起码知道是啥病引起的。
3月4日,父子俩来到该院,碰到了当天坐诊的该院副院长刘亚东。没想到他度数这么高,就看见他戴了一个非常厚的眼镜。为刘强做了系统检查后,刘亚东发现刘强右眼近视度数达度,左眼为度,而戴上镜片比啤酒瓶底座还厚的眼镜的刘强,视力也只有0.2,相当于近视近度。
去掉眼镜啥也看不见,戴上眼镜,10米之外也是模糊的。刘亚东说,刘强不仅近视度数高的罕见,他的眼轴也比正常人多出十几毫米,且眼底还有一些病变,因此,刘亚东提出两套治疗方案,即用药物控制降眼压以及手术。
一听我很害怕。刘强害怕的,同样也是刘立害怕的,一旦失明了咋办?刘强小时候在郑州检查时医生说没法做手术,而这里的医生却说能做手术,这让他有些纠结。但思虑许久后,刘强还是想赌一把,反正我就只有一只眼了,做就做吧,万一做好了?
视力可重回0.5担心也值了
众所周知,如今治疗近视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激光、全飞秒激光等,可对刘强来说,分子激光、全飞秒激光,包括针对高度近视的ICL等治疗技术都是无效的。
只能因病制宜,为他定制治疗方案,采取晶体置换手术。刘亚东没想到,刘强的人工晶体度数是-11度,而在目前所有的晶体品牌中并没有这种晶体,于是,在充分考虑刘强术后看远、近等多方面问题后,刘亚东选择了-6度的人工晶体。
这种人工晶体也非常少见的,我们找遍了人工晶体品牌,才找到了一个德国的人工晶体。两天前,刘强的双眼手术已全部完成。术后第一天,他的双眼视力就已经达到了0.25,患者双眼视0.5的视力是没有问题的,一般杂志、报纸上的文字也是可以看到的。刘亚东说,刘强的情况属于病理性近视,接下来,他们还要紧密观察其眼轴变化,争取能帮助刘强维持目前这种比较好的视力。
我是太高兴了,这次手术连他的先天性白内障也做了。刘立有些不好意思,不然这辈子都看不清世界了。而刘强也开心不已,做第一个手术就做好了,担心也值得,特别要谢谢刘院长。
预防近视眼睛也要定期体检
据年发布的相关资料显示,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业压力的不断增大,河南约有万名中小学生患近视,且这一人群数量呈阶梯式上升。此外,若不采取有效的政策干预,到年,河南省约有万名近视患者。
我们曾经遇到七八岁的孩子就近视一千度的,所以这个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刘亚东说,虽如何做,可预防孩子患上近视呢?刘亚东建议,儿童青少年应每医院进行眼睛和视力的检查,最好能建立一个视力发育健康档案。如果发现问题,家长也要尽早进行干预,避免孩子很早就患上近视,且度数逐年增加。
然如今政府等各方都参与到了预防儿童近视一事中,但作为监护人的家长还是要多操份儿心。
这样对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到孩子成年后还会遇到很大问题。刘亚东表示,近视与遗传有关,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后天的用眼习惯,因此,孩子持续看书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每隔20分钟,一定要休息并进行远眺。
(编辑戴晨曦华丽娟)